同经常与鞑靼人乃至奥斯曼人打交道的俄国人一样,波兰人对于所谓的东方大军也并没有更远一些地方的西方人那样的神秘主义畏惧。甚至对奥斯曼土耳其都存在的神秘主义畏惧。在波兰贵族看来,那些顶多如同奥斯曼人一般的东方人往往缺乏对装备制作乃至训练的认真态度。顶多也就是以为庞大的规模才让人或许不得不重视罢了。
当然,对于那些强敌终究强大到什么程度,究竟有什么作战特点,此时的波兰人也很想了解,因此在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向莫斯科进军,只是两三万人左右的主力集团依旧保持随时的战备状态,准备在俄国人和那些东方大军展开决战的时候形同裁判权一样来决定胜负的天平终究属于谁。
波立联邦内对究竟是联合那些东方人对付俄国人还是联合俄国人对付那些外来的强敌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有不少争论,只是因为派去联络那些东方人的使者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消息传来,让人不得不怀疑那些使者很可能遭到了不测。面对这样一个“不讲规则的蛮夷”越来越多的波兰贵族倾向于首先与俄国人联合把那些东方来敌赶出圈外。
东欧的深秋来的似乎明显早不少,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行军,在崇祯五年入冬之前的时候,萧轩所率领的大军最终还是逼近到了莫斯科大概二三百里外的地方。
此时,隐蔽行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谋求最大的突然性,队伍也在白天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强行军。不过真正来到东欧一带作战的时候,很多便利与好处也让队伍内的侦查人员感觉到轻松了不少。至少很多时候那些负责侦查的斥候不用再翻山越岭冒尽风险。仅仅是选择一处稍微高点的树木就能观察到三十里内的动向,借助以往的战争中少见的侦查热气球,整个队伍在主动权方面也有了极大的优势。
天色完全亮起来的时候,展开了松散包围圈两万志愿师官兵才开始试探性的向敌营展开了谨慎的进攻,并开始试探性的缩小了包围圈,越过那些简单的木栅营垒。营垒之中当然还有很多活着的人,并且抵抗在一开始的时候也颇为活跃,但在压倒性的箭雨乃至火器开火面前则彻底被震慑住了。
七八万人规模的俄军营地大概三分之二的人在夜间的爆破攻击中非死即伤,虽然剩下的人从兵力上并不算少多少,但整个队伍在前进进攻中再也没有遇到值得一提的伤亡。只有零星极个别勇敢的敌人或是引爆火药,或是装死展开射击,才零零星星给整个队伍带来数十人伤亡。
做为军队统帅,萧轩当然也亲自参加了这场针对俄军营地的突袭行动。虽然此时的气候还算不错,但萧轩还是终究花费了不少功夫用于打扫着数万人规模尸体的战场,并尽可能的收集这些敌人留下来的火药和弹药,同时也尽量的收集那些爆破攻击中打出去的铅弹。
总的来说,同俄军这规模不小的主力集团的作战虽然从最一开始的炮击与火器射击到最后消耗不少弹药的爆破攻击都消耗了不少弹药,总的来说缴获却依旧能够弥补消耗的亏空,明显比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内战的时候还要好上不少。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军队,明显还不能称之为近代军队。
携带者不少火炮与辎重的后续部队很快跟了上来,再缴获了不少马匹之后,整个队伍的畜力也有或多或少的增加,还拥有了不少质量还算像样的车辆。
“这一仗,我军的伤亡情况统计上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