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求和

不过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伊玛目·库里此时仍然郑重的说道:“不论是战是和,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都是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魄力的事情,你们自己的想一想,如果来袭的强敌提出上不封顶的无礼要求,比如让我们举国投降,我们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为了和平,我,还有你们,需要牺牲些什么。。。”

阿斯特拉罕王朝求和的使团在春天还没有来临,哈萨克汗国一带的基层变革也还没有真正的巩固下来的时候就到来了。

“尊敬的皇帝陛下,阿斯特拉罕王朝前来向天朝朝贡,弥补之前长期不同中原往来的亏欠。这一次我们的国王不要求任何的回赐,只是单纯以一个下属国的尊重单方面的馈赠。。。”

萧轩看了阿斯特拉罕王朝的使团送上来的账单,也不由的维持侧目:“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这几乎是每人口一两了。虽然对于我中华来说这算不上怎样的大钱,但多少也足见你们的心意。不过仅仅几百匹上好的种马、千匹一人高的良驹,看起来礼物不算轻,可我想拥有整个河中最富庶地方的你们不会这么小气吧?”

听到翻译转述的这样的言论,前来的使团一颗始终悬着的心也终究是放了下来。毕竟那位君主这样说,就意味着接受礼物乃至可以讲价的了。如果对方志在灭国,那么根本不会同自己来讲这些话。

而如果损失了大部分的将领、中层军官,乃至基层老兵骨干,甚至所有的随军工匠乃至武器装具。再要想从零开始诞生出一只起码像样的军队没有数年的时间则基本不可能了。然而萧轩当然觉得这还不够一劳永逸,因此大军在额毕尔河上游取得对哈萨克人的决定性胜利之后以团为单位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对整个哈萨克汗国范围内又展开了广泛的扫荡和清理。

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即便是当地的一些游牧民也不得不在一些沿湖沿江牧场越冬,避免牲畜的大量死亡。而起相比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的集中度要更高一些,这也为大军的行动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最一开始的时候面对那些入侵的外族人,哈萨克汗国地方上的各部当然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展开了广泛的抵抗。可当人们逐渐在战场上得知这些东方来的外族人虽然在战场上的手段也很强硬。可是在战胜并且控制地方之后清洗了大量的上层给却带来了各种战备与负担空前降低。不仅如此,不少掠夺而来牛羊和牲畜还相对平等的分给当地百姓,这让后面面临的抵抗越来越弱起来。

在哈萨克汗国这样的异域比内地不少省份更轻松的基层工作也让萧轩对于哈萨克人的人认识加强了不少。这个民族在斯大林时代曾经因为对苏联体制的对抗和敌视成为过某种“不稳定因素”但从本质上说,却不属于宗教性乃至顽劣性很强的民族,相比周边的很多民族更为“通情达理”。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大众往往也有比汉地强的多的权益意识和反抗精神。这也让萧轩多少理解了为什么在越南战争美国统治阶级彻底放弃大众而右转,全球贫富差距也在冷战后期及之后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亚的哈萨克一带群能够在苏联解体后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着相对低的收入差距。

大军在哈萨克展开过冬的日子里,乌兹别克原一带的布哈拉汗国也从不少逃亡过来的贵族甚至是寻常的商人们那里听到了整个哈萨克汗国发生的令人恐怖的事情。

同更像一个游牧帝国的哈萨克人不一样,以沿河农耕文明为基干的阿斯特拉罕王朝更像是一个以定居文明和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农耕王朝。与与此对应的,也拥有更巩固也更富裕的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