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四面皆强

哈萨克人主力大概百里左右的主攻方向上,几百名精锐射手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攒射放出的十余轮箭雨就给进攻的哈萨克人带来了五六百人的伤亡损失,加上火器和铳炮的猛烈开火,很短时间内给对手主攻精锐带来的近千损失让哈萨克人的攻势在刚刚达到巅峰的时候就迅速萎靡了下去。

不过见到这种情况,扬格儿汗却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以常理来判断:很显然,这种水平的射手绝不是寻常军队普遍都能达到的。扬格儿汗不相信那汉人的皇帝会用自己乃至自己身边最为精锐的力量来做诱饵。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相当的不走运,一开始的主攻方向正定在对方精锐云集的防御方向上。

为了避免守军将精锐调动到其他方向上去,扬格儿汗一面下令督战队进一步压迫重步兵从东面展开针对敌军的猛烈进攻,一面下令早就准备好的精锐骑兵隐藏在从各个方向上展开佯攻的骑兵军团之中,准备给对手以决定性的一击。

号角声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给人以巨大的震撼,然而在各个方向上准备战斗的志愿右军第二师却没有太多的人动摇,而是沉稳的在敌方大军的潮水从步兵盾墙掩护之后如洪水一般泻出奥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才展开精准而沉稳的还击,很短时间内就让数以千计的敌骑当场被射倒。

几乎在所有方向上的弓手都不仅拥有强悍的力量,还拥非比寻常的射速和精度,是进攻中的哈萨克人从没有想到的。数以万骑主力构成的洪流如同泻到了一块铁板上一般,很快就丧失了威力。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火器手乃至近战兵还大多没有动,这让敌军进攻的势头似乎仅仅是得到了遏制,还并没有因此就溃败下去。

哈萨克汗国境内地广人稀,不过相比蒙古高原依旧如同旧时代的新疆一样多少有一些依托河流而存在的农耕定居人口。同时草原上的水草资源也堪比东蒙古,这也让河中一带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很少见到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每当冬季到来时的常见苦难。整个民族或者说整个中亚文明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也就远远无法和东亚北方的蒙古女真各部相提并论。

当萧轩率领的大军攻到了哈萨克汗国沿着后世的额尔毕斯河上游临近敌方的定居点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如同征讨辽东建州留守本部时那种激烈的抵抗,沿河群体各部的下层组织似乎也并不是十分严密。这让经过长途远征的志愿部队多少获得了一些难能可贵的休整机会。

然而虽然哈萨克汗国并没有后金八旗那样的基层组织水平,却仍然有很多留守的眼线,很快就将消息传递了过去。在能够有效利用一些草料和水源的秘密囤积点的情况下,扬格尔汗率领的规模多达六七万人的主力则并不需要分散的行军,很快就展开了回援,并准备集中主要力量攻打负责断后的一只规模在五千人上下的来袭敌军。

扬格儿汗做为中亚比较强势的草原君主当然并不是一个冒失的人,同卫拉特人多年的交道,让他明白建州人会有多么强大,仅仅几万人就能让建州势力如临大敌的强敌,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获胜的。而且,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还必须具备最大的突然性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为此扬格儿汗也不惜展开夜间的长途跋涉,虽然这让六七万人的大军必然会有不少掉队,可四五万包括了大部分精锐的主力,也是拥有足够份量的力量了。

同准葛尔人以前的交手乃至一些来自东方的风闻让扬格儿汗估算到对方很可能是一直精于投射和火器短于骑术的队伍,因此在趁夜完成了包围之后并没有从各个方向同时展开进攻,而是集中在一面以骑马步兵逼近到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以绵密的大盾和重步兵组成的人墙抵御对方火器的威胁以徒步步兵的进攻吸引敌军的火力,为展开精锐骑兵的决定性突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