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并没有太多苏式韵味,却朗朗上口,气氛却还算积极的《战斗进行曲》也就是那老影片战火中的青春。
“。。。我擦好了燧发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弹药葫,我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恶人帮,我刺刀拔出了鞘刀刃闪闪亮,把圣主君上的话,要牢记在心上,我不忘血泪仇,怒火满胸膛,我奋勇又当先,对准那恶人帮,我一步冲上前,叫他把刺刀尝,别看他人数多,正义在我方,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撂倒一个俘虏一个,缴获几门西洋炮。。。”
火热的训练与学习,乃至嘹亮的歌声在崇祯二年秋季来临的时候,让一开始充满趁机与压抑的志愿营第一连似乎彻底变得有些不同了。仇恨似乎仅仅是升华的第一步,却终究不是革命化军队的全部燃烧的动力。
当然,或许是萧轩做为一个民兵队精锐步兵连这样一个中队级主官太久的缘故,不仅仅是田秀英、王承恩等信邸旧人乃至孙应元、周遇吉等人感觉到了不安。就是以前的亲卫营中不少人也似乎感觉到了一丝危机。不知道这重新另起炉灶的新型连队会不会抢了一些人的饭碗。当然更多的人感觉到的危机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总共不过一百三四十号人组成的队伍究竟能够在迫在眉睫的危机面前起到多大的作用。
如萧轩所预料的那样,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让往往有着血海深仇的志愿营第一连所有官兵彻底释怀,萧轩也在连队内趁机展开的“交心会”讨论这些事。鼓励人们讲出自己的真心话。
志愿营第一连的官兵们虽然在经过了志愿战争的重重筛选考验之后大多是一些沉默寡言,平时并不喜欢张扬的人,可是却也没有几个畏惧发言的人,而且不少人都是心思很直的人。通过这些日子以来的接触也了解到萧轩的为人,因此一名十七八岁同此时的崇祯差不多年纪的战士直言不讳的说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是那些人犯下的罪过,根本就不是的砍头可以昭雪的。连里有多少战友因为那些人的欺压家破人亡。。。”
“所以,你们志愿来参加志愿营,通过重重生命危险的考验,就是单纯为了私人恩怨乃至为自己的父母报仇沉冤昭雪?报仇之后呢?是不是要如同很多说书人讲的那些侠义段子一样从此找个心上人归隐江湖。然后只要自己过上那些豪强亲戚们一般的富农生活甚至小财主生活就好了,甚至建立功业光宗耀祖就可以了。什么外乡、外县、外省的那些受苦受难的全天下同样遭遇的人,同样等待着我们解放的人就让他们继续受苦受难去好了,口音都不一样,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对不对?”萧轩笑道。
这样的话虽然并非第一连很多官兵战士们的真正的心思,可也在不知不觉中敲响了很多人心中的警钟。
萧轩又接着说道:“如果报仇之后,圣上因为你们在战争中的功业分封你们为公侯伯爵,成为一乡一县甚至一府之内的土皇帝。你们过去所遭受的那些经历就彻底远去了?然后你们就可以重新成为类似那些人一样的人,鱼肉乡里,把过去丢失的面子全都找回来。过去那些人是如何行事的,然后你们照葫芦画瓢?”
“教导员。。。不是的。。。”不知怎的,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不少人都莫名其妙的有些羞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人感觉自己在心中是那样认为。然而却没有多少人能百分之百的肯定这绝对不会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