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险期间还有更长时间的保持存粮的质量,乃至应付随后有可能到来的攻城乃至兵祸,整个崇祯二年五月,萧轩乃至以山东人为主的十万余万青壮和士兵都是在忙碌中渡过的。
京中大乱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包括南方在内的各地,筹备已久的桂王在这个时候也从衡阳赶到了南京,在当地不少文武官员的拥立下称帝并很快得到了各省藩王乃至绝大部分文武官员的一致支持。
很显然:萧轩的一系列史书上都很罕见的行为,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就连关外边军不少重臣也开始宣称支持清除暴君,维护圣人之道。
让萧轩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陕西、河南等地的豪强武装乃至从南方各省调集而来的军队,沿着长江黄河乃至京杭运河盛夏时节的水运线,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凑出了规模不小的三十万大军以很快的速度逼近而来。毫无疑问:各地造反准备不仅筹谋已久,而且表现出来的效率,也是出乎意料的。
萧轩并不清楚的是,不仅仅是自己那些崇祯二年以来一次又一次离经叛道的行为,自己在短短一年内拥有可以抗衡建州主力的建军能力加上种种更胜王莽的“乱政”已经开始让整个天下的绝大多数官绅豪强都感觉到了一丝迫在眉睫的恐惧了。
崇祯二年旧历五月,梅雨季节刚刚来临。运河全线通航也有了一段时间,可向京城输送开来的饷银和钱粮却在水位恢复的时候迟迟未到。尤其是原本用于上交皇家内库的金花银也完全没有着落,差遣和询问当然也是石沉大海。
京城的官员不少人试图逃亡,勉强召集起来的,也是开始试图用种种理由粉饰太平,似乎打算麻痹这位似乎在政务上放羊很长时间一窍不通的新皇。只有孙承宗等人在这个时候依旧没有放弃希望,非常坦诚的对萧轩劝谏道:“天下现在已经到了举目将要皆反的地步了!臣观遍史书,从来没有如当今陛下这样公然宣称与整个豪强权贵做对,废圣人之言的冒进之举。即便是当年的杨广也未曾如此啊!如今要想挽回天下的人心,只能。。。”
萧轩在见到孙承宗还有朝中其他一些没有放弃对自己这位新皇期望的那些六部中的“刚直之臣”的时候,在稍稍失望之余也有些自责与苦笑。自己究竟是想干什么?很显然自己没有近代文主角的信心,不打算改造任何旧时代的精英阶层了。很显然以换血和彻底革命的方式,才有可能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意愿来在自己有生之年让整个东方真正的走上近现代化之路。自己未来的一些打算和主张,是决不可能被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主流知识分子和精英所认同的。
抱着娱乐的心态,此时的萧轩也终究变得口无遮拦起来,对这些朝廷的重臣当面坦言道:“看来,是朕错了。朕曾经觉得你们跟朝中已经腐朽的大多数人并不一样。然而现在看来,你们比那些人恐怕还要更为顽固,更不可改造一些。下秘狱去吧!朕不会杀你们,争取让你们好好活着!呵呵。。。”
就这样,在各地官员以官僚体系罢工和粮饷断供运河停摆来示威的时候,筹备已久的萧轩终于展开了獠牙,针对整个京城之中包括勋贵、文武官员在内的诸多大户们的全面查抄拷掠也就在这个时候毫无情面的展开了。
同很多明末架空小说中秋毫无犯的主角军不一样的是:萧轩很担心让精锐主力部队去干这活有可能让军心涣散。因此就只抽出少量纠察队和军官做为监督,用那些少年官兵们的家属中的几万青壮临时组建军队去干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