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轩沉默片刻后点点头道:“你没有对朕破口大骂或如大义凛然装,想来应该并非如朕以前所想的那样迂腐。因此朕也不用拐弯抹角了:其实以前的时候,朕也曾经对名教之言乃至中庸仁义礼教的道理多有赞许,并深以为是老成谋国之道中庸自然。然而自从朕带兵出征看到各地百姓的状况,又了解到很多基层百姓对李自成等人与官方描述不太相同的论断之后,朕觉得或许以两千年之前的道理来指导世风日下的今日,那绝对是荒谬的。不论是孔儒,还是荀子之儒,又或者其他,只要不从根子上做翻天覆地的革新与调整,都不可能真正的实现社稷的长治久安,乃至长久的国富兵强。更不要说当今的人间,泰西、建奴等强手日渐崛起,再不变法革新自强,当年的蒙元之祸可期。。。”
萧轩所说的当然不都是心里的实话,可是面对张嫣这种虽然有些悟性但终究见识短浅的人,如果说的太深太现代,那恐怕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萧轩曾经听到过一句名言:不要试图在网上说服任何人。那或许仅仅是指不要试图说服吃饱了没事干纯粹为了表现自己的异见者,如张嫣这种人或许还算是通情达理的,只是一席话就能改变别人长久以来的看法这种事,萧轩自然也不奢望。
张嫣果然并不为所动,这时在沉默片刻后,反而仍然试图劝说萧轩打消那些更古未有的冒进做法:“老子也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萧轩却打算了她的话:“好了,朕知道懿安皇后应该不是尽信书的平庸才女,而是聪慧而有悟性的人。这样吧,明日你就出宫乃至出京城一个月好了。朕会差遣十名高手贴身护送,二十名精骑外围掩护,想必只要不主动惹事就没有太大的危险。可以尽快的去天子脚下的北直隶,乃至所谓大乱的山东去看一看。路怎么走,决定权很多在你。朕希望归来之后,结合你自幼以来的一些经历,或许就会有不同的领悟。。。”
“明天的时候,请懿安皇后换一身行头,扮成太监即可。尽量不要让其他人看见就好。酉时在乾清宫后院的一处侧门会有人接应的。朕只是有一些话想与”萧轩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最终对张嫣说道。
不知的怎的,张嫣眼中闪过的一丝悲凉和决绝让萧轩本已有所削弱的疑心再次大起。摇摆不定的心中最终也做出了决断:自己或许受现代文化影响有着很多年轻人的懦弱、急色、稍稍的一丝消极懒惰乃至不成熟。不过自己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就有了如今的底子,除了自己的身份和时运,毫无疑问谨慎是最重要的原因。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像很多网友鼓吹魏忠贤如何有用和为国,然而只有身处高位才知道:君主是不能赌博的,哪怕有任何的疑点,都要往最坏的方向设想。自己也绝不能拿自己的性命来冒险。
张嫣没有犹豫和拒绝,在这样一位强势的君王面前也不好犹豫和拒绝。最终只得按照萧轩的要求来到了乾清宫中曾经天启皇帝用过的一处寝宫。
略略有些昏暗的灯光之下,当按照萧轩的要求在宫内换好了衣装之后,平日里的一丝矜持也渐渐不在了。如今的张嫣心中并没有很多文学影视那些复仇或者为民除害角色中的决绝,有的也只有哀伤。没有想到如今的大明最终还是走了这一步,内忧外患之下不知国运终将如何。不过不论如何,这样一个更古未有的君王,是不应该继续为祸的。
只是当此时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张嫣斗胆抬头相望的时候,却没有从曾经熟悉的那个皇帝的眼中看出急色的模样,有的却是一种说不清的庄重。
“新军的军营中都有个规矩,朕身边的人也都是如此。进军营的外人或者打算伺寝朕的人。除了周皇后还有田妃袁妃,都是要沐浴更衣甚至重新梳妆的,不过,今天朕却未对懿安皇后如此要求,可知这是为了什么?”萧轩淡然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