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皇权

因为担心效果有些不好,萧轩直接以目光看向亲兵营中几个读书时间长一些的文化教员,示意他们主动回答。

“因为。。。因为宋代以来以文御武,圣人教化开始深入人心了。。。”

“是啊,我也听说唐代还有更早的时候,民间世家豪强林立,如今民间偃武修文,民风不再那样暴虐了。。。”

萧轩没有再拐弯,而是直言不讳的对身边的各中队军官骨干们郑重的说道:“你们说的都不透彻,那些不过是表象。你们虽然还不是成人,但或许听过一句俗话,叫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成人的世界,尤其是天下大事,往往是不同利益群体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博弈,或者相互合作和妥协而形成的。脱离了利益分析,任何冠冕堂皇的表象都不过是虚伪的自欺欺人。天子并不亲自掌兵,君权也能够看似很稳固的原因是天下有权有势的豪强们厌倦了战乱和争斗,也就是厌倦了如同域外蛮夷之国那样的军备竞赛,他们希望把更多从百姓那里获得来的民脂民膏不是用于养兵护院或者安全成本上,而是用于宗族之内更多人的消费,还有家族利益的长久。换个位置:假如你们以后成为那乡间的豪强,是否愿意为了给身边一些随时可以传统起来的家丁们面子,连那些人在你们的小妾家妓身上动手动脚也要隐忍一番?不愿意吧?所以,才选择了尊重孔孟之道和尊重君权。如果君权的存在和他们的利益相违背,他们并不忌讳以这样或那样的手段来换一个软弱可欺的人物。还有句俗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总的来说,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天下间那些以圣人门徒自居的人,或者以宗师武人身份自居的人总的来看远不如上千年前的乱臣贼子世家豪强们胆大包天了,可是对于其中可能被人怂恿上来的炮灰乃至野心家们来说,可是什么人力所能想到的下三滥手段都可以用的上的。。。”

听到萧轩这样说,很多并不算愚笨的少年官兵们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圣上的用意我们明白了。。。”

“圣上放心!如果那些乱臣贼子胆敢欺君罔上,我们定当。。。”

少年们看起来还算赤诚的表决心之语萧轩当然没有打断的意思。只是在身边不少人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接着说道:“唐太宗曾经说过:君为舟,水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民,可不是指那些名义上的豪强大户,而是只陈胜吴广、瓦岗寨、黄巾之乱那些真正意义上的黔首百姓。如果一个君主昏庸无道,那么就有可能被各种各样的野心家们借助民意所推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朕不是个圣人,朕也有自己的私利,甚至也希望鱼肉百姓,但朕做为一个皇帝,一个君主的利益立场,天然就比世上包括富商、文官、武官、勋贵、乡绅乃至形形色色的食肉者们更亲近百姓。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君要想维护天下的长久安危,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还天下一个盛世,就必然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就会视朕和朕身边的权柄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不论是水里菜里粮里投疫病之污物、在朕的饭菜香炉里放伤身的药物,还是勾结关外的建奴乃至周边的土匪山贼刀兵相向,又或者买通几个看似可怜的人做为刺客,还有防火、纵水,如此种种能够想到的危险都是有可能在你们的身边眼前出现。所以不论这一次出行会不会遇到事情,你们都要不吝以最坏的可能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明白了吗?“

“明白!”少年们此时神色坚定的回答道。

九门早在几日前的时候就在萧轩近卫军亲营抽选出来的少年们的控制之下了。只不过寻常的时候不过是只有三四名监军性质的轮值小组而已。就在大军主力准备趁着夜色出营的时候,做为先锋的百余名参加过午门之战的老兵骨干就携带者准备攻城的秘密工具逼近到了定安们附近,做好了遇到最坏情况的打算。

“圣上有令!安定门今天由我们负责了!让我们上城负责守卫吧!”一名少年军官虽然心中多少有些紧张,但还是装起胆量高声喊道。

“有圣上的印信没有?”虽然负责永定门的守将算是比较平庸的人物,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大意。京城城门在任何时候都从来不是什么小事。

“看看吧!这是圣上的印信!”

“哦!呵呵,下官也是例行公事,上差请。。。”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意外,在京中兵权大定的情况下,守卫安定门的精锐骨干早就被接到暗中命令的当值小组调动开了。百余名少年亲军骨干很轻松的就控制了城门。

也就在这之后不久,黑暗中忽然有大堆的人马在少数火把的指引下直奔城门。虽然因为不少人刚刚学会骑马,为了防止队伍过于散乱行军不是之很快,不过这个时候城头上的不少人也感觉到了可能有事情要发生。

“那是城内的什么人?为何直奔安定门前来?”安定门附近的几名校尉这个时候可不敢有所怠慢,敢过来询问道。

“之前忘了告诉你们了。我们做为圣上的亲军,在营中训练了两月了,也参加过实战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但圣上还是希望能够出城进行远距离的野外行军训练。这件事情天子希望保密,哪个不识抬举的要是向其他的任何人透漏了风声,可别怪当今亲自掌握兵权的天子不客气!”亲卫营的一名少年军官在萧轩的授意下用很硬的口吻说道。

“这样就好!是下官多嘴。。。上差请这边走,城门应该这样打开!来啊!开城门!”“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