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反击

不管那些负伤到地的人如何哀求,只要是没有扔下武器的人就会被在很远的距离上集中多人以弓箭或者火器射杀,而放弃武器却又在战场上负伤的人则成为近战肉搏的良好练靶对象而遭到了残酷的虐杀。

这种暴烈的行为终究也引起了一些还算有些胆气的五军营官兵的顽抗,十余名“临战训练”的新兵也在这种清剿中伤亡。

庞天寿见到这种情况在权衡片刻之后还是对萧轩说道:“陛下,杀俘终究不降。要是以后。。。”

萧轩对这个问题则早已有了自己的思考:“自万历末到先皇天启,自萨尔浒到辽阳沈阳大小凌河,朕听说建奴斩杀我大明官兵参将三十,总兵官六,寻常士兵累计不下二三十万之多,很少留俘虏。如果杀俘就会让对手抵抗意志变得坚决。那我军早就应该因为害怕建奴不留俘虏再次打到萨尔浒去了,怎么至今不过仅仅凭借坚城利炮才勉强守住宁远和锦州?可见:只有菜鸡互啄,才会在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游戏规则,而强军不在乎这些规则。朕不希望境内或境外的任何对手濒临我军的时候想到的是仁慈,而更希望是恐惧。何况,这一次我军并不是处理掉左右的俘虏,那些主动投奔我们而没有重伤的人,我军都是欢迎的。处理掉那些敌军的伤员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痛快罢了。有限的医药当然要用于我们自己的伤员。。。”

听到这样的话,庞天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天色未亮,为了避免在反击和追击过程中遭遇意外,萧轩也没有打算让这些并不是很强悍的队伍执行夜间清剿任务。但收获对手留下来的那些火器和战场上的铠甲,当然是决胜最重要的过程。有了这些火炮弹药方面的缴获,敌军可以动用的有效战力大打折扣,而己方战力此消彼长。到了天色亮起来的时候就算城内还有残敌,可以动用的手段也可以变的更多了。

寻常的火铳和枪炮测试在过去半个多月的御马监附近的校场上能够比较有条不紊的进行,不过这种级别的爆破测试如果大搞一次的话很可能就会漏了底牌,因此萧轩只能依据一些小型爆破时的规律大致推测进行这种大规模攻击时的效果。

为了保证效果不出意外,抛射坑的装药量都是按照至少五六倍标准来堆放的。结果当然也出乎萧轩的预料,萧轩并不明白黑火药有个总量效应。寻常枪炮开火的时候,此时代的明军黑火药效能最多只有拿战或南北战争时期欧洲那种末代黑火药的五分之一。然而如果是数十斤黑火药推起来释放,效果与后世黑火药的差距就是两三倍而不是五六倍。四散纷分的六七两左右的碎石和铅弹最远飞到了一里半以外的距离,大部分也都扩散到了至少两平方里的范围内,对地面人马的杀伤效用大打折扣。

不过即便如此,黑夜里的这种爆破攻击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的体现了出来,不像白天的时候那样因为人员的主动躲避而导致抛射覆盖攻击的效果大打折扣。花费了不少人工才制造出来的重量规格差距不算太大的八万多铅块和石块虽然很多散布到了攻击距离之外,但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很给围困御马监的近两万人带来四千多人的伤亡损失,这些被至少百米以上高度的六七两石块和重弹砸中的人往往多数是当场非死即残,只有极少数因为反弹溅射而腿脚受到轻伤。

当受到袭击的惨叫声不仅仅是偶尔从远处响起,而是距离自己很近的地方也有大量的人倒下并传来熟悉的人的惨叫声的时候,本就不算十分精锐的五军营大军再也承受不住了,瞬间炸营溃败起来,就连一些精锐也并不例外。

萧轩手下这支刚刚成立不过半个多月的队伍当然此时也谈不上什么精锐,或许是之前黑夜中敌兵精锐给人带来的恐惧过大的缘故,除了萧轩自己还有几个营长中队长亲自负责督战的队伍,多数人在这种有利的时机之下还是不敢在夜间发起反击冲锋。

好在这种情况萧轩和一些身边人在之前推演作战方案的时候也预想到过,没有强令少年们在这种夜战环境下展开反冲锋,而是要求人们以夺取失去的阵地为首要目标,并主要使用并不十分容易暴露的弓箭在黑夜中针对大致的方向展开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