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细节决定火力

然而:从测距到弹丸乃至平日里实射测试的种种用心,还有最大限度的干预火炮炸膛的风险并采取种种让炮手披甲和利用工事,乃至人员防护和工事上的种种纪律与用心。这一切带来的效果却远远超出了态势带来的加成。

当萧轩所掌握的十六门大将军炮及九门昼夜轮班赶制的新制铜炮一共二十五门重炮以两倍此时代标准装药开火的时候,同样将至少一万枚六钱多重量的二十克左右轻霰弹几乎在相差不过几秒内的同一时间猛烈的发射了出去。

与对手的炮击不同之处在于:透支炸膛风险带来的开炮至少把弹丸加速到了估算半倍音速左右的速度,更为低伸的弹道在落入敌群的时候也拥有更大的投影面积命中率。

在百步左右距离上威力仍然有百余焦耳的铅弹虽然无法威胁盾甲目标,却可以让那些没有有效防护的对手不论是手腿或者身上哪一个部位中弹,都会大概率的入肉见血并迅速丧失战斗力。

更巧妙的是当速度增加到明显超越强弩速度的六七钱弹丸在这御马监之外的秋季大多很坚硬的地面上的时候,还往往形成颇有杀伤力的溅射和跳弹。

炮击的目标,在开炮之前就锁定了那些盾甲防护齐全,将旗高立,或者炮车云集的地方。因此首轮命中敌群的至少数百枚弹丸也仅仅只杀伤了七十多人而已。可这七十多人超过一半都是各营精锐或者火炮炮手,一下就让操作火炮的上千名炮手的士气迅速萎靡了下来

高效的首轮猛烈开火并没有很快的持续,而是停滞了一段时间,很多敌方官兵似乎觉得炮击的危险平息下来的时候再一次从车阵中探出了头。然而这一次,萧轩冒险以实弹加双倍强装药展开攻击的炮声响了起来。

魏应嘉聚集起来的队伍当然并没有在白天展开进攻的打算,身为兵部尚书右侍郎的魏应嘉对兵事并非外行,明白狮子搏兔亦用力的道理。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万一要是战斗力爆发该怎么办。双方都不算什么强军的情况下,往往处于绝境中的一方有时候会爆发出破釜沉舟般的战斗意志。因此按照魏应嘉原本的打算:先围困日,等那些见风使舵的不少人看清形势之后投入力量加入进来,然后再展开一次夜袭。在这一千,以弓箭、投石或者炮火进行一些骚扰就可以了。

“让火炮手先试试炮吧!也给那些孩子们一些下马威,省的御马监还有新营那些人狗急跳墙!”一名魏应嘉手下的军官说道。

“也好,本官也要看看,那明阉党选出来的妖人的那些本事究竟是真是假,能不能发挥从神机营、神枢营那些火器的实效!”

就在萧轩手下的少年们正准备开火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城外的敌人首先开火了。将御马监四面围困的五军营为核心的至少五个战兵营十门大将军、百余门二将军炮、百余门三将军炮共计二百余门,三十多支各式弗朗机共计二百几十门炮轮流开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超过一吨的铅子儿打了过来。这些火炮虽然身管重量普遍都不怎么大,但磅数倒是丝毫不比拿战时期的火炮逊色多少。

当然身为兵部尚书的魏应嘉曾经亲自叮嘱过:最好用明面标准一半左右的标准装药发射。让这些霰弹的速度保持在与弓弩差不多的射程和速度上,这样有利于抛度而且还不太容易炸膛,尤其是在连续开火的时候。

至少上万枚霰弹如同雨幕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散过来,似乎在整个御马监大营阵地内外的每一个角落都溅起尘土和碎屑一般。这些霰弹有大有小,并无一定之归,误差也很大。可是面对百步外方圆二百步左右的大营这么大的目标还是绝大多数都打在了沿着外围的阵地防线上,并且大多在四角之处形成了比较密集的“侧射”。

这让萧轩不得不刮目相看,虽然这些火炮的威力效能可以算的上是“雷声大雨点弱”,可是在火炮的使用上显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完全外行的状态。

炮击接连不断的阵阵展开,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一共展开了四轮攻击。数万发重量轻则一两重则三四两的弹丸构成的密集的弹雨中,依托工事防御的官兵们也至少数十人中弹。虽然处于对手轰击和暴露在堑壕内的人大多有铠甲,不按照规定露头张望的炮手也有有十余人伤亡,不过所幸负伤都还并不算严重,仅仅只有两人因为很不走运的额头被弹丸砸中而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