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格的炮在拿战时代的欧洲军事体系中算是“轻炮”,可由于此时国内马政与交通落后,二百多公斤身管的火炮仍然可以算的上“重炮”。
当这铜炮在萧轩的命令下以最高标准装药冒险猛烈开火发射时弹的时候,四百多斤的炮车也猛然的向后被推出了数米之远。估算二百米每秒上下初速、七八万焦耳能量的炮弹猛烈的砸中了不过五十步距离上的爆破攻击处的墙头。很多砖石终于被打的破碎开来,可是厚重的宫墙看起来仍然牢不可破,这仍然出乎了萧轩的预料。
可是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了许多了,为了分散风险减轻心理压力,萧轩让百名左右重点在过去的十来天练习火炮火器的少年们冒着接连不断的箭雨轮流上阵开炮,在四分钟之内展开了五次开火射击,整个铜炮的身管发烫、口径变化也出现很多危险征兆的时候,坚固的宫墙还是没有被轰塌两处。
感觉士气开始出现一丝不好征兆的萧轩,此时的萧轩也庆幸自己不是完全没有准备,再一次冒险命令炮手们二将军炮发射实弹展开射击。自己也请教过一些御马监比较有经验的这方面的老炮手,炮管从不太烫手的温度开炮,发射实心弹大概每百炮会出现比较高的全装药炸膛风险,但如果标准低而且点燃软纸之前收手,还是可以勉强打三轮实弹。
就这样,再将全部的安全寿命火力全部集中在之前轮番爆破和炮击的两处缺口的时候,又经过五六十发实弹接连不断的轰击,那看起来厚重的宫墙终于再也经受不住连炸带打的火器攻击,似乎内部结构早已破坏一般的彻底垮塌下来。
手推车携载的百斤重量上下的“万人敌”仅仅是为了爆破推墙而已。为了安全距离不至太大,外壳基本上就是个烧结的粘土,很简陋的原始社会水平厚重陶罐而已,刚刚能够保证六七十斤的“后陶罐”不至于轻易的破碎。每一个装有三四十斤大概二十公斤左右的黑火药。
由于很担心多个“万人敌”一同引爆的时候其中一个先爆炸的把其他的炸飞了。而单纯的堆积火药又太不来太好的推墙效果,因此最终只能是分批接连不断的大致类似的区域上展开爆破。
猛烈的爆炸声响起来的还是多少有些声势,两丈高左右的烟尘伴随着向四面八方飞散的土块就是距离百米外的少年们第一次经历黑火药爆炸场面的时候也感觉到了不小的震撼。
在大概百步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前出前进的爆破组的少年志愿者沿着梯子型的斜线有节奏的在旗鼓的指挥下前进,不过在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巨大的威慑也让距离几十米外的少年就算是用潮湿的棉花堵好了耳朵也有很多当场被震的倒在了地上。负责掩护的少年士官们中稍稍清醒一些的想到可能的督战压力,也只得重新推着手推车冲向硝烟。
硝烟不那么浓密的时候,趁着宫墙附近的对手也被震慑住了,第二轮爆破攻击展开了。又是巨大的爆炸伴随着飞向天空乃至四面八方的土块。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这样的爆破攻击连续进行了三轮。
第四轮爆破的时候,很多宫墙内的守军已经反应了过来,虽然不敢逼近爆破攻击的重点方向,却在魏忠贤的安排下从别的方向展开弓箭侧射,压制爆破攻击中的少年新兵们。再加上爆破带来的浓烟积累的比较多,一时辨别攻击点苦难。爆破攻击战斗就只能停了下来。御马监的精锐骑兵们在萧轩的指挥下同样尽量再一次向两翼散开展开侧射压制。
箭雨代替了火器成为双方交战的主要手段,进攻队伍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中箭了。只是当少年们见到即便中箭也不意味着负伤,只有一些砖头石块之类比较容易躲避的投掷物要小心的时候,巨大的初战临战压力才稍稍缓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