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巨大压力的客印月本打算说一些埋怨的话,可在见到魏忠贤那有些决然的目光之后也明白此时此刻已经多说无益。
困居坤宁宫的张嫣在第二天发现负责看守的人虽然依然存在,但似乎却莫名其妙的少了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头目,也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难道是魏阉打算做做姿态,缓和与圣上的关系?又或者圣上回宫了?”一名张嫣身边的心腹这时候猜想道。
“不论是哪一种都不应该是如此兴师动众。。。”疑惑中的张嫣也突然想到了一种不好的可能,那就是魏忠贤很可能准备武力摊牌了,只是并不是非常确定。
同魏忠贤客印月等人斗法多年的张嫣因为这种不确定而优柔寡断,还是决定尽一切可能将警讯送到御马监。就算因此而危及自身,那显然也要比坐以待毙强上许多了。
魏忠贤此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这个新皇很显然是要留在御马监与自己决裂了,甚至不惜武力摊牌。如果这样一来,自己那并不算有多牢靠的亲信体系乃至内廷军是否会发生动摇,都是十分难以预料的事。
想到这数年来的很多事情,此时的魏忠贤也多少有些无奈与哀叹。宋明以来数百载,以忠君、稳定为核心的儒家教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治斗争的游戏规则。虽然密室政治斧光烛影乃至宫廷政变之类的把戏并不是绝对不能玩,但不论是宦官还是外戚又或者武将,都很难轻易的像唐汉南北朝时代的时候那样兴风作浪了。时至文教更进一步的晚明、贩夫走卒也知道白脸曹操与桃园三结义的年代,除了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文臣之外,任何看似位高权重的人的一切权势都似乎建立在沙滩上一样。
如果是个寻常途径上来的太监,这个时候或许还会幻想在规则之内“文斗”,甚至静观其变之类的套路。然而自幼出身低层,拥有足够经历与阅历的魏忠贤在本质上却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此时的魏忠贤已经觉得:如果不趁此时宫中局面有所改善,内廷军掌控了整个皇宫的时候摊牌,那么自己这颗大树就有可能随时倒塌,时不我予。
就在崔呈秀归来后不久,乾清宫偏殿内,太监李永贞、李朝钦、阉党武臣田尔耕、亲信魏良卿、锦衣卫指挥使侯国兴一共五名魏忠贤认为最为可靠而且不太可能背叛的阉党心腹齐聚一堂。
魏忠贤郑重的对众人说道:“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那位新皇摆明了依靠御马监庞天寿那些人与咱们这些人对着干了。如果等着新皇练兵已成,或者稍具战力,依仗着御马监的那些犀利兵仗就是一块儿难啃的骨头。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君侧,控制住新皇,才能赢得一线生机,你们明白没有?”
这五个人这些年来已经不知道在宫中交过多少投名状了,知道就算新登基的皇帝在为宽大,那些被得罪惨了的文臣们也根本不会放过自己这些人,因此还算是异口同声不讲条件的回答道:“厂公爷放心!誓死追随厂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