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最牛老丈人

难道?这不是道家治世的功劳?

可是!就在道家大展神威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宋国内乱,引发了战争。

宋国君王的陪读杀害了韩国的使臣,并且不愿意赔偿和道歉。因此激怒了韩国,韩国联合赵国、魏国等国出兵宋国。

这些都不是问题!虽然说是联盟,可真正愿意打仗的,最后只有韩国自己。

齐国答应出兵宋国,但只是口头上答应。为了敷衍了事,顶天出兵边境,作出打仗的样子。甚至!出兵都不会出兵。你要是催问,他们会说:正在准备粮草。

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能推迟几个月时间。

魏国是一个喜欢打仗的国家,可魏惠王是一个贪图利润的君王。单纯地打仗,他是不会出兵的。只有有利可图,他们才会出兵。甚至!不需要你来联盟他,他都会主动出去。

当时的魏惠王,是准备出兵的,让大将军庞涓准备好了精兵。可最后!在新官惠施的巧舌如簧下,放弃了。再则!庞涓也认为暂时不宜出兵。

名家的惠施,此时已经在魏国当官。

所以!魏国虽然出兵边境,却并没有进入宋国。

被放回来的庞涓,又重新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做了大将军。

在魏国,魏惠王的手下,也只有庞涓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所以!魏惠王综合考虑之后,还是重用了他。

虽然庞涓败给了孙膑,可并不完全是庞涓的责任。魏惠王冒险用兵,一意孤行也给庞涓带来了不少麻烦。

如果全国一盘棋,统一用兵,兵权都掌握在庞涓的手上,就可以避免布局上的失误。

正在因为魏惠王兵权不放手,控制了一定地兵力,造成庞涓手头上的兵力不足。加上庞涓当时小看了孙膑,结果就着了孙膑的道,被活捉了。

再则!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攻打魏国,魏惠王没有及时搞好外交关系,阻止齐国出兵的进程,庞涓也不至于撤兵回防。

总之!胜败乃兵家常事,吃败战并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军事才能。胜败往往都是有外因促从,以及自身原因和意外的。

赵国虽然答应出兵宋国,因为公子赵范作乱,根本没有精力来兑现谎言。赵国是出兵了,但很快就回防了。

赵国与韩国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因为!这两个国家是难兄难弟,虽然都是三晋分家分出来的国家,可他们却经常受到魏国的打压。所以!两个国家便不自觉地走到了一起。

赵国公子赵范起兵作乱,也是打听到了赵国与韩国联盟要出兵宋国,才趁机作乱的。

宋国周边的小国,虽然口头上答应了韩国,联盟出兵宋国,可都只是口头上答应,表面上做做样子,并没有真的出兵。

说实在地话!他们这些小国,自身难保,哪里还敢招惹别人。

再则!宋国虽然不是“战国七雄”,但也可以算得上是“战国十几雄”之一。排行前七排不上,但是!排前十几还是有把握的。相对于周边这些小诸侯国,宋国也是一个相当大地国家。

在这种表面强大其实只有自己一家出兵的情况下,韩国还是出兵宋国。没有办法!为了君王的面子、国家的尊严,韩国不得不出兵。

一个小小的宋国都敢欺负我们韩国,要是不给宋国一点教训,以后还怎么混?

出于这个原因,韩国大军义无反顾地进入宋国。

宋国在内忧外患下,毫无抵抗能力。

韩国在宋国境内长驱直入,便有些得意忘形。结果!想捞一笔,就进了漆园镇。

漆园是宋国的大粮仓,只要把漆园控制了,就可以得到很多粮食。结果!韩国大军在漆园境界全军覆灭。

本来!韩国兵败也就败了,损失三万精兵后元气大伤,不可能再有能力发动战争。

可是?这个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漆园人把战死在漆园的韩国士兵的衣服全部剥了,裸葬是小,还在死者的坟着上种瓜、栽果树。漆园人说!来年的瓜果绝对丰收!

漆园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大周子民的丧葬习俗、违背了周礼。因此!激怒了天下人。

特别是儒家,就这件事大做文章,批判道家。

那些怀有政治野心的人,也趁机造谣生事,唯恐天下不乱!

结果!再次给宋国带来了灭国的危险。

而白圭以及道家认为:这不仅仅是宋国的危险、庄子的危险,也是道家的危险。

道家学说!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