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
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以阻止秦军的进攻。
公元前352年,齐联合宋、卫攻围襄陵,魏惠王以韩国军队击败齐等三国联军。齐国无奈,只得请楚将景舍出来调停,与魏国和解。
也许?就是个时候,齐国才把庞涓放了。
齐国没有杀庞涓,是因为庞涓是厉害人物,是魏惠王的底线。有这个人在,还能拿捏魏惠王。要是庞涓死了,魏惠王的底线没了,可能会疯狂。这样!对齐国是不利的。
魏国不仅只有一个庞涓,就算杀了庞涓,也不会改变魏惠王称霸的野心。杀了一个庞涓,还会有庞涓2、庞涓3……所以!杀一个庞涓是没有用的,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在任何年代,要想征服别人、打败别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屠人。你征服了别人一时是没有用的,别人一旦有了翻身机会,会反击的。
所以!很多智者看到这一点,要想快速结束战争,不留后患,那就是屠。
屠!不仅仅是野蛮的行为,也是一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试想!对方没有人了,还怎么蹦达呢?
而在这次的围魏救赵战争中,齐国虽然大胜,并擒获了魏国的大将军庞涓。但是!并没有杀多少人,并没有动摇魏国的根本。
所以!你杀庞涓是没有用的,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是当时齐国屠了魏国的军队,那么!魏国从这一年开始,就走下坡路了。
可是!在正面、公开战场上,人家投降了,你就不能杀。不然!就会遭受世人的谴责。然后!齐国就会处于被动局面。甚至!有灭国的危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魏国的魏惠王就是个操蛋鬼,只有他想的,没有别人想的,天下唯他独尊。顺他者得一时好处,逆他者必死。
跟随他混的人,只能得一时好处,早晚会栽在他手上的。利用你的时候,他把你当个人。当不需要你的时候,翻脸比翻书还要快,你的小命可能就丢在他手里了。
初次接触魏惠王并得到信任的人,都认为魏惠王这人可以,都会尽心尽力去办事,得到的回报也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人家在利用你。一旦发现你没有利用价值了,或者你的财富、权力威胁到他了,人家马上收拾你。
只有那些长期跟随魏惠王的人才知道:魏惠王这个人是靠不住的!他不相信任何人,相信你只是暂时利用你。
他这人不是傻比,他比鬼还精。他利用你的时候,让你一点觉察都没有,死心塌地地为他做事。当发现你的财富、权力大了的时候,他就要杀你。把他曾经赐予你的一切,都收回去。
你不仅给他白干了,还丢了性命。
白圭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曾经在魏惠王手下做事,尽心尽力。结果!发现白圭的权力很大,很得民心,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人家就对你下手了。
白圭发现及时,才免于一死。
从此之后,就过起了逃亡一般地生活。
因此!白圭是要搞魏惠王的,是要推翻魏惠王的权力的。
把魏国与韩国联盟要偷袭楚国的消息传递给楚国后,白圭在楚国作了短暂的停留。然后!离开楚国经魏国、宋国到齐国。
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