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商鞅在用生命作赌注

所以!他们也是在给秦公出难题!无论我怎么做,都对秦公不利于!割兄长的鼻子是小,得罪兄长、失去兄长的支持就是国家动乱的祸根。

这样!不仅仅是得罪了兄长这个权贵,也是向秦国的所有权贵挑战。

那意思是:秦公连兄长都不放过,还会放过你们吗?你们以后要是犯了错误,一样会受到刑罚的!”

“他们这一招,是毒中之毒!”白圭不由地感叹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经过这件事,让你与秦公为难,甚至!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这一招是毒中之毒!”

他在魏国的官场混过几年,深有体会。世袭贵族之间的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的硝烟。你一个不小心,就着了某些人的道,让你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死无葬身之地。

“我已经作好准备了!谢谢你!谢谢!”商鞅说着,离开席位,来到老丈人白圭面前,双膝跪地,认认真真地磕了一个头。

“你这是何苦呢?”白圭叹道。

他明白商鞅给他磕头的意思:那不是行普通的跪拜礼,而是!寻求理解和交待后事。

商鞅感谢老丈人对他事业的支持,也是在交待后事。等到日后,如果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请帮我照顾好我的妻儿。

“我的事业决定了我的命运!”商鞅说道。

“你可以选择其他的途径,来实现你的理想。比如说!你可以选择著书立说,讲学的方法,去普及世人的法制观念,何苦一定要用生命去作赌注呢?”

“爹!呜呜呜!”白梅也抱着儿子过来,给老爹磕头。

看着女儿、女婿一副坚决地样子,白圭的双眼有些湿润。

而就在气氛相当沉重的时候,传来外甥快乐的笑声。

外甥不知道遇见了什么事,开心地笑着。而且!还手舞足蹈。

看到孩子的笑脸,众人沉重的心情才轻松起来。

白天的商鞅和秦孝公两人,大多时间是各忙各的。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商鞅主持内部立法委的事,日夜不停地编写各种律法。秦孝公主持秦国朝政:推广各项改革、监督各项改革。

只有遇上紧急事务了,两人才聚到一起,进行商议,想着解决方案,预测各种风险。

平时的商鞅,除了处理职务上规定的事务外,大多时间都是在立法委这边,与下面的工作人员一起商讨各种律法的制定。

跟现代社会国家立法委一样,把法律方面的专家组织起来,编写一部法律。然后!集体商议,这种规定行不行?首先!必须编写律法的人内部通过。然后!再由领导通过。再然后!征询广大人民的意见。再然后!进行试行。

一部完美的律法,是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事实的检验。通过试行,再寻找可能存在的弊端。

律法规定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有些人,以及敌对分子和反对派,他们好像有律法方面的天才,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寻找到你制定的律法上面的错误、弊端。

他们寻找到错误、弊端后,就会兴风作浪,摧毁你辛苦制定的律法。

在商鞅的大脑中,储存着无数条律法。一般情况下,他把这些律法写出“草案”,发放到各个立法委成员的手上,让大家参阅。然后!大家在一起商议,对草案进修改、完善。

人多力量大,你没有发现的问题别人可能会发现。有时!大家为了某条规定而相互争议,互不相让,现场气氛很紧张,也很热烈。

有时!某条规定得到大多数人一致通过,可就是某些人不通过。按照立法委的规定,某些人的反对意见是要记录在案的。

就跟现代社会中法院合议庭审理案件一样,不同的理解、观点是要记录在案的。少数服从多数是必须的,但也不能抹杀少数人的意见。因为!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可以看出一个审判员的业务能力。

错判!不是你在作弊(得了别人的好处)就是你的业务能力不够。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后来事实证明,反对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就不能忘记这个反对者的声音。事实说明!他的反对意见是正确地。所以!我们要尊重他。甚至!要重用他。

经过几年的立法工作,秦国基本上“有法可依”。

这些年!商鞅在秦国还不是太出名。但是!也不是不出名!在秦国内部,在权贵们面前,他是出名的。因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方案,直接触动了权贵们的神经。

比如说!在他的主持下,太子犯错,割了太子老师的鼻子。要知道!太子的老师是谁?他是太子的大伯、秦孝公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