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商鞅拜见岳丈

因为是他请老丈人来崤山的,所以!他知道老丈人的大概行程。因此!他把工作日程调整了一下,以来函谷关视察为由、以秘密训练部队为由,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崤山之中,拜见岳丈。

以前在魏国的时候,白圭见过商鞅。当时的商鞅,还只是一个小人物,在公叔痤后面当个随从。所以!白圭并没有在意。

当时的商鞅,初来乍到,并没有得到公叔痤的重视。他虽然有才,却没有人注意到他。

如今的商鞅,身材不是高大,但很结实。不像文官,倒像武将。一身便装的他,也没有特别之处。只是他的眼神,很专注。在行为举止上面,很明显!受到礼教的束缚,规规矩矩地。

白圭高高在上,商鞅双膝跪地给老丈人磕头。

白梅也抱着儿子过来,一家人给长辈磕头。

因为之前成亲的时候白圭没有来,所以!这次的礼节是少不了的。

“呵呵呵!左庶长!起来!起来!老丈人我受不起!呵呵呵!……”白圭笑道。

手下的护卫见状,都笑了起来。

要知道!如今的商鞅是何等身份?他是秦国的左庶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除了给秦孝公等人磕头外,一般情况下都是别人给他磕头。

商鞅谢过老丈人后,才爬起来。

来白梅隐居的地方,他一样是不带护卫过来的。所有护卫,都在崤山之外。只有几个亲信跟过来了,但也在路口处等候。

白梅隐居的地方,是不能让秦国人知道的。当时的商鞅,已经预感到了不妙。

可是!为了他的事业,不得不把变法继续下去。

改变人类的命运,他义不容辞!

当时的商鞅,就已经作好死的准备。

在秦国官场呆得久了,与秦国的老权贵们打交道久了,要是看不出自己的后果,都不算智者。

跟上次一样,白圭是从中山国到魏国的河西之地,经过秦国去崤山的。

轻车熟路,也就十几天的事,就到崤山地界。

自从进入秦国地界后,白圭就明显地感觉出来,秦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农业上,荒芜的土地好像少了。能够种的优质土地,基本上都种了庄稼。种地的人多了,能干活的人,都出来了。

根据当地的农民讲,秦国的土地所有权有所调整,赋税减轻了,人们都愿意多种地。

以前的时候,大多数土地都被世袭贵族霸占着,收取高额赋税。所以!人民都不愿意种地。种地不划算,等于给土地主(世袭贵族)白干了,还不如不种地。

政策放开后,种地的人就多了。

人民有了活路,也就愿意生育。所以!秦国的新生儿明显多了。人民没有活路,生存压力大,谁愿意生育呢?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谁愿意生育呢?

秦国除了这方面的改变外,在军事上,也明显有了改变。而且!改变很大。

在秦国与魏国的边境线上,明显多了不少巡逻的士兵。士兵的装备,也都是很精良的。士兵的精神状态和军事技能,也明显有了变化。

可以看出!这些士兵都不是白吃饭的士兵,都是通过特殊训练出来的特种兵。

后来白圭才了解到,秦国对士兵是有一套完整的奖励制度。只要你各项军事能力通过考核,达到一定地水平,就可以得到一定地奖励。

比如说!你的军事能力达到了军官的级别,你家就可以从当地的土地主(世袭贵族)那里分到一块土地。

而这块土地,不需要给土地主上缴赋税的,你只要按照规定给君王上缴赋税就可以。

以前的时候,土地是世袭贵族的,农民种地要向世袭贵族也就是土地主缴税。而土地主按照祖制向君王缴税,所以!土地主就必须多收赋税,才能保证自己的奢侈生活。

现在!等于是没有土地主,只有君王。

秦国的士兵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都把自己豁出去了,刻苦训练,争取通过考核。然后!让家人得到一块土地。

所以!也就几年时间,秦国士兵的战斗力就提升了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

夸张地说!秦国的普通士兵相当于其他国家百夫长或者千夫长的能力。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班长、连长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