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矿区的生活很艰苦

在这个以物易物的地方,我有一袋口粮,你得用一匹马或者是多少羊毛或者是什么跟我换,不然我不换。草原来的商贾往往不知道市场,在他们大草原上不值钱的东东,往往无所谓。结果!就被魏国人给瞎蒙了。

手艺人也一样,他们往往瞎蒙就能把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给蒙了。

“换不换?不换拉倒!”

结果!这些迁徙过来的人,家家户户都变成了有钱人,都有丰厚的家产。

相反!鹿园人越来越穷。

在临泉人的比较下,以前懒散的鹿园人,都变得勤快了起来。以前不愿意给别人打工,或者是挣够“五斗米”就不想干活的鹿园,见迁徙来的魏国人都富起来了,不得不来临泉给别人打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时之间!临泉成为鹿园人打工的最好去处。

自从白圭修建城堡以来,鹿园人就喜欢往临泉这边跑了。他们想要什么,到临泉城堡来给别人做几天工,就能得到什么。在以前的时候,哪里有这种可能呢?

在以前的时候,只有雪莲等人的商队来了,他们拿出自家的财物去交换,才能得到想要的东东。而现在!只要你来临泉了,只要你愿意给别人做工,你就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自己想要的东东。

在迁徙过来的魏国人的带头下,鹿园人当中也有不少人迁徙出了鹿园,定居到临泉这边,从事农业生产加打工生活,学魏国人的生活方式。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跟随三哥(三舅子)后面干,都在临泉商贸城这边买了房子,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在这些先富起来的鹿园人带头下,更是刺激了鹿园人的神经。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你不努力不行啊!

穷人!会被别人笑话的。

以前懒散惯了的鹿园人,真的!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一时之间都无法接受。可是!不接受还不行!你们接受了,思想观念改变了,你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

“让我去给白官人挖煤!我鹿园人(臣妾)做不到啊?”

那处最早发现的煤矿,其实也是一处露天煤矿。开采出来后,整座山都是煤。除了表面被风化的煤变成土外、除了一片覆盖在上面的岩石外,下面都是煤,简直是座“煤山”。

煤矿这边开采特别容易,运输也很方便,都是平坦的道路。

而其他地方的矿产,虽然都是露天的,开采也很方便,可运输是个大问题。

那个时候没有铲车和挖掘机,完全靠人工,可以想象得出来,修建一条公路是如何的艰难。

铜矿在大山中的某处半山腰上,从半山腰的一处黄色碎石崖开挖进去的,结果还真的发现了矿脉。

这处半山腰,下面是一条山沟,无法修路。只得从矿井口处修一条上坡路到达山顶,再从山脊上修下坡路到外面的出口。再找一个陡坡制造成“淌坡”,把运送过来的铜矿石从“淌坡”上淌(滑)下去。

然后!下面的运输工人从下面把铜矿石从平坦的大道上用马车拉走。

后来!为了节省运送成本,在所有矿区附近,就近建熔炉,直接把开采出来的矿石炼化成半成品。这样!运输出去就方便多了。

在这座荒废的大山中,专家们发现了无数处矿产。但是!白圭并没有全面开采。而是用多少开采多少,就近开采,需要什么矿产开采什么矿产

而冶炼方面需要的“稀土”,大多还是从周地运输过来的。

白圭亲自去矿区查看,见到古代人采矿,都不由的赞叹:古代人顽强的生命精神。

采煤这边的条件还好一些,工人们用铜铲、铜钎、手锤加小手钎等工具,从下面敲纹路,把下面掏空。然后!采用石匠切割石块的方式,把煤切割下来。

而有的地方,是软煤或者是泥煤,他们就从这里下手,进行掏空。反正!掏空是挖煤和采矿的唯一办法。哪里方便掏空,就从哪里下手。然后!按照纹理往下一块一块进行切割。

因为煤是黑的,采煤的工人一个个都变成了黑人,只有眼睛发着亮光。

而铜矿等矿产,开采起来就难多了。有很多种矿,都是靠人工,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钎子,从矿石上一块一块地敲打下来。有时!一个工人一天都敲不下一箩筐矿石。

由于住在大山之中,这些人生活也是很艰苦的。想吃肉喝酒都难。女人,对他们来说也是稀罕物。只有领导,才有条件带女人上山。可他们的女人,一般都吃不了那个苦,不愿意在山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