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大草原上!他有自己的儿女。
穿越重生过来的白归,与羊妞生养了一双儿女。这一双儿女,他们是要在草原上生活的,所以!必须给他们在草原上找一个稳定的家。作为人父,这是必须要做的。
不能顾及子女,不能给子女安稳的生活,又何必生养他们呢?是不是?既然生养了,就要对他们负责,把他们抚养成年。
白归还与雪莲五姐妹生养了儿女,这些儿女也是属于大草原的。让他们回周地生活,是不可能的。
再则!白归也不想他们回周地生活。周地正处于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说白了!这是一个命不保夕的年代,一个很谨慎的人,随时都可能会意外死亡。所以!他不想他的草原儿女去周地送死。
他与雪莲五姐妹又生养了五个女儿,之前生养了“五狼”,现在又多了“五花”,五朵金花。
在草原上!目前白归有十二个儿女。以后!还会有儿女的!与羊妞是不会再生养了,因为羊妞太胖,生娃太困难。不!是太痛苦,羊妞也不想生了。
古代避孕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夫妻不同房,同房也不办那事。
与雪莲她们五姐妹,白归还是要生育的。毕竟!雪莲她们年轻。再则!她们家有那个能力养活更多的子女后代。
白圭想把临泉城堡给他的这些子女,尽一个做父亲的现任。另外!多出来的房子,让老丈人、三舅子以及手下的功臣们居住。
白圭建的这个城堡,跟君王的皇宫差不多大,能住许多人。
更主要地是!有了这个城堡,可以应对意外,给予他关心的人一处避难的场所。
白圭建城堡,不是让子女后代以及他关心的人来享受的。而是!给予他们一个安全的港湾。
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后代像历代君王的后代和世袭贵族的后代那样,不劳而获。他希望他的子女后代,都有自我生存的能力。
历史已经证明:富不过三代!
也就是说:祖宗的庇荫是不会超过三代的。三代以后,还是要依靠后代们自己。如果自己没有生存能力,还是一样生存不下去。
为了商贸城的安全,除了规划街道外,那就是设置路障。
街道上,不许留任何出口,谁留出口谁负责。
草原上的强盗来了,一般都是骑快马过来的。所以!白圭在街道上设置了无数处关卡。
平时关卡是开放的,好像没有。一旦发现有外敌(假想敌)来了,迅速把一个道道关卡拖出来。自己的护卫队伍来了,关卡打开放行。敌人来了,关卡拦住,弓箭手在城堡上射箭拦劫。
对付骑兵,最好地路障就是木桩刺。木桩刺,就是把小树杆一端安装上特制的戈尖,戈尖朝外。木桩的高度设置为马跳跃不过去。
平时的木桩刺,隐藏在街道两边的房屋内,有专人守护。一旦有敌人来了,其他护卫就迅速赶过来,集中在一起共同抗敌。
这样地设置,只能阻止小股强盗的入侵,却无法抵抗大部队的入侵。比如说!要是某个部落入侵来了,你没有军队,怎么办?
现在的临泉商贸城这边,为了吸引商贾过来经商,还没有完全实施赋税制度。这个时期!都只是象征性的收取赋税,只是对进驻的商贾进行收税。而对于流动商贩,都不收他们的税。
那些来交易完就走的商人,白圭是不收费的。
没有赋税收入,单单靠白圭商队一家来维护,显然财力是不够的。
现在!白圭的收入只是:卖地皮。来临泉定居的商贾,你想长期居住你就必须有房产,你就必须买地皮建房子。
现在临泉的街道,就是靠这些商贩建房子才支撑起来的。
而现在临泉的情况是:固定商贩少于流动商贩。流动商贩来临泉挣了钱,回去后会带来许多同伴。所以!流动商贩多固定商贩少。
流动商贩多了,客栈、饭馆、酒肆等产业发达起来了,带动了临泉的繁华。
加重客栈、酒肆、饭馆等第三产业的赋税?白圭没有同意。
白圭觉得!临泉城堡还可以再大一些,人口再多一些,商贩再来多一些。要是加重了赋税,客栈、酒肆、饭馆等产业必然会“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又从顾客身上捞回去。
如果那样地话,必须会增加流动商贩和游客的负担。特别是游客,会负担不起,以后不敢来玩或者是来“探路”了。
有许多游客,是抱着看热闹、寻找商机才来的,他们并不是特意来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