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一家人拖家带口去临泉,太不划算了。帮白圭运送货物,看押货物不仅解决路费和安全的问题,还可以得到一笔“护送费”的。给白圭干活,从来都是有报酬的,不会白干。
白圭许诺他们:到了临泉那边,开荒种地年内是不收税的。以后!只征收大家都愿意收的赋税。但是一条!必须服兵役。临泉城堡那边的兵,不出征打仗,只为了保护家园。
在临泉那边:你开荒出来的土地就是你的,上面没有土地主,没有世袭贵族、镇邑等领导。
而在周地上面,是分“地税”和“国税”的。
地税!就是各地的土地所有者世袭贵族,他们收取的赋税。
国税!是指君王的统一赋税。君王是国内所有土地的所有者,所以!所有人都必须向君王缴纳赋税。
一般情况下,国税轻于地税。国税是按照大比例来收取的。而地税,土地主是按照土地面前等等来收取的。
当然!在国家面临战争或者是战后,国税会加重。但是!也只是向各地的土地所有者加重,而不是具体到人民。
国税加重,地方的土地主也就是世袭贵族,为了继续过奢侈的生活,就加重人民的赋税,水涨船高,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白圭制定了宽松、自由的土地政策,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魏国人民迁徙。
故乡!他们是眷恋的,舍不得离开。可是!这里实在让他们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了,为了活,为了生,他们不得不离开。
别了!我的魏国!我还会回来的!
当离别魏国的时候,这些人都有些灰太狼的不舍。
白圭本来是想从楚国拉一批人去临泉城堡的,结果意外:楚国人不愿意迁徙到大草原中去。他们说!要是迁徙的话,他们只会往大山深处跑,跑到官府找不到的地方去生活。
不是他们不服官府管,而是!他们不愿意当兵。不愿意为君王的霸业而死在战场上。国家的安危,对于人民来讲,好像不关他们的吊事。
对于人民来说,安定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只有当别人直接影响到他们生存的时候,他们才愿意誓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才愿意去杀人、参与战争。
而官府、君王,都只顾他们自己的霸业,而根本不顾人民的生死。所以!人民自然是不愿意战争,不愿意为君王的霸业而战死沙场。
楚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可以藏身的地方。所以!楚国人都贪生怕死。当听说官府要来征兵,或者是正在征兵,他们就全家躲到哪里去,白天不出来,晚上才出来。所以!征兵根本征不到他们。
不过!楚国人这一点是可以的!除了征兵外,要是征收赋税的来了,他们都愿意上缴赋税。并且!还告诉官府,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
要是官府组织人民大干水利事业,或者是什么地,他们也愿意主动参加。
总之一条!征兵老子不干!让老子多交税都可以。
久而久之,楚国的官方也就懒得从这个地方征兵了。官方的人说!只要你们缴税,我们就不会来强制性征兵。
既不愿意缴税,又不愿意去当兵,想无政府主义那是不行的,楚国官方就会“拉壮丁”,只要你身体强壮,强行拉你去当兵。
所以!楚国的兵,江北的兵多一些,强悍一些,能打仗。而江南的兵少一些,怕死不能打仗。但是!江南的兵充人数、壮声威还是可以的。
白圭也考虑到楚国的这种情况,可他的不少物资,都是要从楚国运送过去。所以!必须从楚国拉人迁徙,才省事一些。不然!还要从楚国本地雇佣劳力把物资运送到宋国,再从宋国运送到赵国,再到中山国,再到临泉城堡。这样太麻烦了,所以!他想直接从楚国带人走。
结果!楚国人不愿意迁徙。无奈之下!他只得从魏国拉人。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魏国人早就想迁徙了,可惜就是没有人接受。秦国的人听说你是魏国人,当场翻脸,就要跟你打架。甚至!话都不多说,直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