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商圣白圭卖矿石

白圭打算把多余的矿石卖给小的诸侯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从小国那里换来更多可以运送到草原上的物品。

比如说!宋国是个油漆大国,宋国的漆器很出名,宋国的油漆和彩料一样出名。宋国的刺绣也一样,也是适合出口的。宋国还盛产谷物,也是出口大草原的好东东。

卫国也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说卫国的制铜工艺。卫国制作出来的铜器,不仅质地好,外观也很好看,是很好的外贸产品。

其他小国,也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这些小诸侯国,夹杂在大诸侯国之间,平时是很难做人的,动不动就无缘无故地被人制裁。就好像当今世界上的某些小国家,动不动无缘无故就被米国和欧盟等国家给制裁了。真的!被制裁了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白圭在这个时候出手,往往有雪中送炭的及时。所以!这些小国家的权贵们,都把白圭当成天神。真的!用现代语言来讲,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他们不仅解决了矿石的问题,也解决了出口问题。国家经济,也由此活跃起来。

所以!白圭卖矿石给这些小诸侯国不但能卖个好价钱,还能低价收购到这些国家的特色产品。这些国家都愿意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来买矿石,也愿意低格出售他们的国货。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货物卖不出去就不值钱。只有卖出去了,哪怕是薄利,也比零利润强。

现代社会不也是一样么?帮助那些贫困国家搞建设,我们必然能从中得到好处。贫困国家得到了帮助,愿意将自己的资源低价卖给你。一样一样地道理!资源卖不出去,就不值钱,就发挥不出它们的价值。

就跟无价之宝一样,无价等于是废物。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无价之宝的,是个宝物,一定是有它的价值。

与楚国方面的生意,白圭就没有再过问了。他给了掌柜一个底:楚国要多少马都答应。前提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赊账。还有!抓紧从各地抽调货物,去与草原人换马。

既然发生那种事了,遭遇魏国人暗杀,商队与草原三舅子闹翻了,就不得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赶在魏国人前面,把马都运走。不然!魏国发现了就会有麻烦。

以魏惠王的脾气,你耍了他他是要发动战争的。

我把马都卖了,然后销声匿迹,魏国也就没有我办法。

至于魏国与赵国的关系,白圭估计,魏国是没有赵国的法子的。赵国既然敢这么做,一定是有准备的。他帮了齐国、韩国和楚国的忙,魏国要是对他怎样,齐国、韩国和楚国不会不帮忙的。

而他不同,魏国是敢对你动手的。魏国要是调动河西的军队过来灭中山国,速度上是很快的。所以!他必须在魏国还没有发现问题之前,把马处理掉。没有马了,魏国也就不会再出兵中山国。

白圭并不知道,魏惠王已经命令河西守将龙贾,调兵中山国边境,给中山国施压,辅助暗杀小头目“骗马”,骗草原三舅子的马。

之前的时候,白圭就吩咐了:不管齐国、韩国和楚国用什么来交换,我们都先接收了。在这个同时!我们货栈方面,一定要竭尽全力准备交易的货物,然后运送到中山国去。

也就是说!就算魏国人不做手脚,不挑拨离间,白圭都准备好了交易马匹的货物。

只有先把马买下来,才不会发生意外。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还是发生意外了。所以!白圭更是着急,要把兑换马匹的货物运到中山国那边去,先把马兑换下来,把草原人打发回去。

由于古代的信息传递太落后了,加上运输的落后。所以!几个月了,货物还是没有准备齐全。运往中山国的货物,也都还在半路上。

上次在来中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到草原上去的。那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帮楚国买马。其实!是准备把自己的马运送到楚国去。结果!与雪莲成亲了,改变了原计划,去了一趟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