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9章 极尽羞辱

二人曾经同为一个阵营,只不过拉锡是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年二公子是立场坚定的八党成员。其实加入哪个阵营无可非厚,毕竟人各有志,因此加入八党还是四党,只能说是志向不同,充其量也只能说目光短浅,但是背信弃义、投机钻营却不一样,那是人品问题。

因此从人品的角度来讲,年二公子当然也是占据了天然的心理优势,就算拉锡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命官,也一样改变不了他卖主求荣的事实。

拉锡眼见着局势不受他所控制,风向完全倒向了小小的守门兵卒一方,他堂堂一个钦差大臣居然被压制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不要说传出去要被人笑话,万一被皇上知道了,岂不是得要了他的脑袋?

对于皇上派他前来办这个差事的用意,拉锡也是一清二楚,实际上他更清楚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他一个通过背叛前主的方式得到的荣华富贵,在皇上的眼中能有多高的位置?不过就是拿他当个幌子,立个标竿,给予高官厚禄的唯一目的就是向众人展示一下,皇上对于投诚人员是有多么的皇恩浩荡,以此招募更多的奴才“弃暗投明”。

因此拉锡不过就是皇上手中的一枚还算有点儿用处的棋子罢了,而从本心上来讲,皇上对于他们这种墙头草随风倒之人是从骨子里就是看不起的,只因为他是帝王,是搞政治的人,不是纯粹的文人雅士,自然就不能感情用事,因此尽管他看不上拉锡,但是他用得上拉锡,不管是从前为了宣传他的皇恩浩荡还是现在为了极尽羞辱年羹尧之能事。

话说仅仅是半年前,年二公子与皇上之间简直是事无巨细,几乎每日都要有奏折往来,哪怕是只有十颗荔枝,皇上也要赐他爱卿三颗,八百里加急送到西安城。年二公子自然是感激万分,光是谢这三颗荔枝之恩的奏折就写了好几个。俱往矣!曾经的君臣楷模变成了现如今就职一个月都不肯写一个“谢恩折”,实在是令人唏嘘。

杭州对于年二公子来讲,并不是人生的终点,终究还是要押解回京,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接受直接摧毁他心理防线的羞辱,因此精挑细选之下,这个押解回京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宿敌--拉锡的身上。

拉锡接下这个重任自然是兴奋得一夜都没有合上眼,除了感激“皇恩浩荡”之外,一句“年羹尧你也有今日”说了不下二十遍。生怕夜长梦多,既担心皇上又变了卦,又担心年二公子寿数挨不到他抵达杭州城的那一天,因此第二天一大清早拉锡就立即启程了,一想到即将亲眼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抚远大将军匍匐在他的脚下,涕泪横流地向他求饶的样子,拉锡简直是做梦都要笑醒了。于是快马加鞭,明明需要五日的行程,硬是只用了三天半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速度堪比当年十四阿哥回京奔丧。

然而当拉锡一身汗流浃背,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就直奔杭州城太平门而来,见到眼前这个穿着标准兵卒制服的守门人之时,当即是吓了一跳,揉了揉眼睛之后仍是发现自己一点儿也没有看错,眼前这个不卑不亢、顶天立地而站之人,确实就是年二公子本人无疑。尽管衣服从大将军变成了小兵卒,但是气度、气势、气魄仍是没有半丁点儿的变化,与他想像的那个佝腰驼背、胡子邋遢的落魄兵卒样子简直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个意外实在是太突然了,难不成老人说的话都应验了,梦都是反的?不管梦是真的还是反的,总而言之,一路上趾高气扬、张牙舞爪的拉锡一下子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似的,除了嘴硬之外,浑身找不出来半点强硬之处。

“你,你,你为何不给本大人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