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她们两个人的嘴巴将刚刚他说的那番话传出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是芳苓想要攀上皇后娘娘这个高枝,不惜栽赃陷害自己的主子,结果却是害人不成反害己,因为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出手狠狠地惩罚她,最终芳苓不但陷害贵妃娘娘不成,毁皇后娘娘清白不成,自己反倒落得一个走火入魔,得了失心病的可悲下场。
皇上的这步棋可谓是深思熟虑、漏水不漏,不过要说红莲是个大嘴巴还情有可原,这月影可是有名的锯嘴葫芦,原本就是笨嘴拙舌,又有冰凝的严厉管教,从来都不是惹事生非之人,从来都不会私传旁人的闲言碎语,以致宫里都传得人人皆知的消息,翊坤宫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才知道,皇上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到她的手上岂不是要耽误了他的大计?
非也!这也恰恰是皇上心思缜密之处,毕竟月影的性子如何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当初几乎天天在办公留宿的时候,月影几乎成了他的贴身伺候奴才,她这么老实之人怎么可能胆大包天地散布内幕消息呢?
皇上也恰恰正是知道月影的为人,才会胸有成竹地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到她的手上,也敢断定她一定不会辜负他的重望,一定会把芳苓的罪行通过奴才们之间的口口相传昭告天下,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件事情里,冰凝是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月影既是忠心耿耿的奴才,又是极具正义感之人,先不说芳苓“栽赃陷害”冰凝之举,就凭她暗地里吃里扒外、卖主求荣、另攀高枝的无耻行径,也是令月影极其痛恨,因此为了给她家小姐报仇雪恨,就算是明知道要面临冰凝的狠狠处罚,月影也一定是会在第一时间里将芳苓的罪行散布传扬开去。
红莲和月影哪里知道皇上暗地里打了她们这么大的主意,交了这么重要的任务,她们只是觉得大祸临头了。当奴才的历来都是只带手和脚,不带眼睛和耳朵,然而被皇上强行拉进这个泥潭里面,她们就是想拔也拔不出腿脚来,只觉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地看着苏培盛带芳苓下去,虽然亲耳听到皇上吩咐找人好生伺候得了失心病的芳苓,但是她们毕竟是当了那么多年的大丫头之人,又是在皇上身边伺候了那么长时间之人,才不会像芳苓那样信以为真,认为皇上这个优待赏赐之举,相反却是布满了陷井,令她们在担忧芳苓命运的同时,也悄悄地替自己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都说伴君如伴虎,现在老虎发威了,也有猎物被捕捉到了,那么她们呢?这一场好戏若是再演下去,恐怕被捕捉的猎物就要轮到她们了吧?
两个奴才战战兢兢、手脚发软,却不代表两个主子也和她们一样因为皇上的雷霆手段而闻风丧胆。这两个主子可全都是聪明人,如此忌讳莫深的宫闱秘闻,红莲和月影再是大丫头,说到底也只是奴才,却能够有资格从头听到尾看下这场大戏,皇上意欲何为呢?其实聪明人的优点就是无需点拨,慧根即通,自然是立即就会意。对此雅思琦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毕竟闹了么大的动静,想要堵住悠悠众口是绝对不可能的,若是再将皇后在贵妃娘娘宫中安插眼线的内幕传扬出去,她可真是没脸再呆在这世上了。幸好皇上决定让芳苓一个人顶下所有的罪,幸好皇上意欲借红莲之口将芳苓的罪行昭告天下,她自己终于保得清誉,保住了名节,真是谢天谢地、阿弥陀佛。
苏培盛揣度的圣意竟然是没有半丁点儿的错处,完全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皇上知道苏培盛的头脑有多么的聪明,但是君臣之间心有灵犀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是有些出乎皇上的意料之外,不禁暗暗地点头称赞,果然这个奴才是完完全全值得他的信赖与恩宠。
“苏培盛,现在再说什么罪该万死已然是太晚了,皇后娘娘的清誉和名节被她毁得一干二净,贵妃娘娘的心也被她深深地伤害,这样的奴才实在是……幸亏她得了失心病,不然的话,朕绝对不会轻饶,按宫规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只是现在,唉,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朕实在是不忍心再治她的罪,到时候你给她找个人服侍日常生活起居,免得吃也不会吃,喝也不会喝,那可就遭罪了。”
雅思琦与冰凝因为是知情人自然是明白了皇上这番犹如暗语般的话意味着什么,哪里是找个什么人来服侍罪大恶极的芳苓,分明是找心腹之人将她严加看管起来,不要再乱说话,不要再传出不利于雅思琦的闲言碎语。
雅思琦和冰凝能明白的,苏培盛虽然没有经历过刚刚的三堂会审,但以他这颗聪明的大脑,也是瞬间就明白了皇上的意图,只是红莲、月影和芳苓还蒙在鼓里,以为芳苓真是因为有病在身而被皇上法外开恩。
在皇上与苏培盛那一番对话之中,芳苓因为摄于皇上的威严而不敢再说半个字,当听到皇上说她得了失心病的时候,大惊失色,刚想在苏培盛表态之后辩解自己没有得病,结果皇上又说给她找个人服侍她的日常起居,顿时又糊涂起来,以为自己真的又得到了皇上的原谅,于是在苏培盛还没有来得急回复皇上的时候,急急地插话进来。
“谢万岁爷开恩,谢万岁爷开恩。”
听芳苓大呼小叫地谢主隆恩,苏培盛觉得简直是可笑之极,以致在皇上面前都没有能够忍住,当即“噗”地一下嗤笑出声,随即又意识到自己太过失态,赶快收回了声,同时偷眼望向皇上,只见他一脸厌弃之色丝毫不加掩饰。既是为了弥补刚刚自己的失态,也是为了尽快消除皇上的怒气,苏培盛赶快打断了芳苓的丑态毕露。
“回万岁爷,奴才定是会按照您的吩咐,妥妥安置了芳苓,定是不会辜负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