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之所以先肯定这封信确实是年二公子所写,不过是要先安抚一下她罢了,哪里料到一贯冷静稳重的雅思琦居然这么沉不住气。望着她那迫切的目光还有激动的神情,皇上简直就是骑虎难下,想好的那一套说辞也一下子仿佛是卡在了喉咙里,不知道如何说出来才好。
“那个,那个,朕知道这信确实是年羹尧所写,不过,你先听朕说完,那个,你有所不知,这信,朕已经见过了。”
“什么?”
雅思琦与冰凝同时发出了惊叹声。雅思琦惊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这个结果实在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的就是将冰凝拉下马来,哪里料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皇上早早就已经知情,那她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不,一定不是这样的,您一定没有看过这信,您一定是为了放过年妹妹一马才不得不说违心话,不得不骗臣妾的。”
雅思琦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因而情急之下再也顾不得在皇上面前维系自己的高贵形象与体面,直接将真心话都说了出来,她相信,那一定是皇上为了力保冰凝而将一切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雅思琦惊讶,冰凝则更是惊讶了。皇上连信都没有打开看一眼,怎么就能够断定是他看过的呢?因为实际上,皇上说得半点错都没有,这封信确实是他曾经过,只不过不是这几天看过,而是时间要倒退到一年多之前。那个时候皇上才刚刚继承大统,年二公子打破了多年来不与冰凝书信住来的惯例,破天荒地给她写了一封庆贺荣获贵妃封号的贺信。接信件的那一刻,冰凝既激动万分又小心翼翼,权衡再三终是决定将这封信原封不动地交给皇上,以示自己绝无二心的,年二公子也是忠臣良将。
这一次冰凝原本是针对皇上特意布下了一个局,奈何她散布的对三阿哥的不满情绪未能取得实际效果,苦等三日仍是没有能够成功揪出幕后主使,最终冰凝无奈之下,只得是用年二公子家信当诱饵,故意摆出他们年家兄妹私底下串通一气的假像,以孤注一掷的勇气,表达的是她势在必得的决心。
望着泪流满面、情绪失控的雅思琦,皇上只得是在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想是因为对他太过失望,面子上又极是难堪,她才会几近崩溃,因此只有先替她挽回些颜面才行,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帕子递了过去。
“好了,你先擦一擦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爱情早已经不复存在于他们之间,只剩下彼此的一点点体面,雅思琦也早已经习惯了皇上的疏离和冷淡,因此他突然间充满关心与温情的举动一下子就打动了情绪处于崩溃状态的雅思琦,就像一股暖流从心间流过。于是她赶快从他的手中接过帕子,轻试了脸颊上的泪水,然后或许是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忘记了,或许是因为想要将这条帕子据为己有留作念想,总之,试完泪水之后,她并没有将帕子还给皇上,而是仍然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就好像还要随时随时再用它来试泪水似的。
对于雅思琦的这个小小举动,大大出乎皇上的意料之外,他原本只是出于安抚她的目的,却不想这帕子竟是有去无回,直接开口要回来吧?特别还是当着冰凝的面,怕是又要惹得她颜面尽失;可是不要回来吧?还是因为当着冰凝的面,他简直是觉得尴尬极了。要知道帕子与荷包一样,在男女之间还有着类似于信物的隐形含义,结果却是好心好意想要安抚她一下,不想最终卷入如此尴尬境地,若是没有冰凝在场,他虽然也会感觉不舒服,但不至于这么难堪,而现在这个情形下,他是真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越是觉得尴尬,他的脸面上越是觉得像发烧一般,就越是觉得被冰凝深深误会,于是仿佛是条件反射似地,鬼使神差之间竟然抬眼向另一侧的冰凝望去。然而望过这一眼后,皇上简直是要将肠子都要悔青了,还不如继续装聋作哑不去看这一眼呢,原来,不仅皇上发现自己的帕子有可能再也要不回来了,就连端坐另外一侧的冰凝竟然也发现了这个让他囧态备出的局面。
更令皇上难堪的是冰凝的表情,嘴角微微地向上翘起,眼中满是狡黠的目光,一副隔岸观火、好整以暇的姿态。毫无疑问,这个样子的冰凝已经是深深地误会了他与雅思琦之间有什么情况的存在。虽然这确实是个大误会,虽然他也是急于想要澄清这个误会,然而现在这个情形之下,他怎么能够开口去解释?
也罢,也罢,误会就误会吧,他们之间的误会已经是太多太多了,多了这一个也不会再差到哪儿去,少了这一个也不可能立即好到哪儿去,只要一会儿他还了她一个清白,就是对她最好的解释。想到这里,他又继续理清了一下思路才对雅思琦开了口。
“好了,那些奴才们都退下了,奴才就是奴才,不管是证人还是什么人,永远都不会是主子,主子的事情还轮不到几个奴才在一旁指手划脚,让他们先下去,也是朕不想让奴才看了笑话去。现在就剩下你们两个人,朕现在再审也不迟。那个,刚刚你不是说有物证吗?拿过来给朕看一下吧。”
对于雅思琦如何收买了芳苓成了她的眼线之事,皇上并不是特别关心,虽然也很生气,但那是旁枝末节,不是他关心的,现在他最想知道的就是雅思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把握,只凭一封书信就能够认定冰凝串通兄长企图谋反,要知道就是连他都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地给年羹尧定了大罪,还要绞尽脑汁,苦心经营,甚至不得不先从散布传言开始布局,而雅思琦居然轻轻松松地从冰凝这里找到了定罪的关键物证,不是皇上不相信她有这么大的能耐,而是他知道年家兄妹全都是精明之人,怎么可能落下如此重要的把柄在旁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