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儿子刚刚要您再给儿子多讲一个成语故事呢,您去想什么了?怎么不给孩儿讲呢?”
福惠只一句话就将冰凝逃跑到天际的思绪又拉回到了眼前,被小阿哥如此埋怨,她自然是极不好意思,只得是赶快赔上一张笑脸。
“额娘这不是正在想把哪一个成语故事讲给你呢。”
“真的吗?那您快讲呀!”
“嗯,今天你已经学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学了那句‘再拜谢恩厚,天不遣言语’,又学了‘五十步笑一百步’,实在是太多了,贪多嚼不烂,你还是把今天这三样东西都理解透彻了,记熟背牢了再说吧。”
担心小阿哥贪多嚼不烂是其一,冰凝因为感情问题的困扰实在是没有心思和精力面对福惠是其二,但是六十阿哥哪里能够体会得到他额娘心中的这些苦楚呢?只是一股心气上来了,就不太目的誓不罢休,一个劲儿地磨烦冰凝,一定要再讲一个成语故事。冰凝本就极为疼爱福惠,再被他这么磨来磨去,就算是心烦意乱,仍是不得不沉淀下心情,好生安抚了福惠再说。
“那好,那好,额娘就再讲一个破釜沉舟的故事,你可一定要听好了记住了,明天额娘就不只是检查你前三个学问,而是要加上这个破釜沉舟,一共四个学问了。”
“没问题,没问题,孩儿一定全都记得牢牢的呢。”
“那就好,现在你可是要听好了,这个破釜沉舟是出自《史记·项羽本记》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秦朝大军在巨鹿这个地方围攻赵国,项羽率领楚军前去救援。在两军人数相差极其悬殊的情况下,项羽率大军渡过黄河,沉船破釜,只让士兵持三日粮进军……”
一想到福惠阿哥仿佛天生就是为他的使命而生,未来福惠的生活就是现在皇上的翻版,冰凝的心头就是一阵一阵止不住地难受。曾经她是那么地笃定,现在又是如此深深地怀疑,自己坚持要让福惠过上她梦寐以求的那种随性的生活到底是错还是对。是因为自己的人生不够圆满,整日生活在想要抗争却又无力改变的痛苦深渊之中,于是将自己没有能够实现的人生梦想全都寄托在了小阿哥的身上,这样的她是不是太过自私了?
当初她与皇上约定,若福惠是这块料她就不会拦着,天知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多么的言不由衷,那个时候的她是多么的自信,相信自己如此的淡泊名利,自己的的阿哥也定不是那种看重权势之人,可是她忘记了,福惠既是她的儿子也是皇上的阿哥,皇上可是胸怀大志、心怀天下。尽管福惠整日生活在她的身边,皇上只是隔三差五才有一小会儿时间与小阿哥共享天伦,毫无疑问,福惠每日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耳濡目染的全都是她的观念与思想,结果却仍是表现出在政务方面的天赋,这个结果虽然大大出乎冰凝的意料之外,但也让她充分意识到一切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她一个女流之辈难不成还要痴心妄想与老天爷抗争命运吗?
望着眼前一派天真童言无忌的六十阿哥,冰凝的心中早已经是百转千回,或许自己真的是错了,小阿哥有一颗与他的阿玛一样的忧国忧民的心,那就不如放手,不如成全,按照他的喜欢去走人生这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道路,但却注定是荆棘密布、崎岖坎坷。其实冰凝之所以不想福惠如此,也是因为预料到了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尔虞我诈甚至是血雨腥风,而她一直都认为平安是福,只想小阿哥平平安安、长命百岁,不愿意自己的阿哥在这条路上走得跌跌撞撞、如覆薄冰,或许再丢了卿卿性命,但是福惠有此天赋若是被她强行遏制,不要说皇上指责她不守信用,就是小阿哥将来长大了是不是也要埋怨她为福惠错误规划的人生呢?
想到这里,冰凝的心中满是愧疚之情,即便是回答福惠的问题也是不敢去看他的眼睛。
“那个,这个成语额娘可不是从你皇阿玛那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师傅那里学来的呢,不过你说得也对,这个典故里讲的故事确实跟你皇阿玛每日办的差事很是相像……”
“真的吗?额娘?那您就再讲一个成语故事吧,跟皇阿玛的差事很是相像的故事。”
“噢?你为什么喜欢听这种成语故事?”
冰凝这是在明知故问,她哪里不知道小阿哥的心思是什么?她只是想从福惠的嘴里亲口说出来,经过亲耳证实,她才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福惠不知道他额娘想了什么,只以为冰凝这是不想教他,一下子就焦急起来,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也在瞬间就眼泪汪汪起来。
“因为儿子就喜欢听这种成语故事,就是想知道皇阿玛每天都在办什么差事,儿子见不到皇阿玛,可是听一听皇阿玛在做什么也是好的。还有了,儿子现在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帮着皇阿玛做差事,皇阿玛就不会这么辛苦地没功夫用膳也没有功夫就寝了。”
福惠的一席话登时说得冰凝一阵阵地心酸,不仅仅是因为这份血浓于水的父子连心,更是因为六十阿哥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大人分忧解难的这份孝心。才三四岁的娃娃就知道体谅他皇阿玛整天日理万机,着实不易,再看看她自己,二十好几岁的人了,却是不但不体谅他,反而心有这么多的怨言与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