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凝是刚烈女子,如果是需要她顾全大局,做出牺牲,她可以忍辱负重,哪怕撤掉她的贵妃封号,贬为庶人,只要是为了国家利益,她都可以忍受。但是当爱情也要一并沦为政治筹码,也成为他掌中的棋子的时候,她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继续忍下去了。这不是脸面问题,而是尊严问题,她不想没有尊严地苦苦维系一份没有感情基础的爱情,那样的感情不是爱情,爱情是平等的两情相悦,不是没有尊严的一味付出。也许别的女人能够做得到,但是她不是别的女人,她是冰凝,她永远也做不到。
心怀委屈、满腹抱怨,一直沉湎于国家大事之中又不愿轻易低下天子之头的皇上的皇上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两个人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全没有预料到一场感情危机悄然袭来,而且气势汹汹地以压倒性优势席卷了两个人的整个感情世界。心如死灰的冰凝收回了自己的这颗心,紧紧地关上了心门,而皇上却还没事人儿似地又是觉得份外委屈又是一肚子的抱怨,仍然自以为是地认为,两个人不过是在冷战,冰凝也只不过是在耍小性子而已,而他也只不过是要好好惩罚一下那个变得不再通情达理,不再善解人意,不再顾全大局,不再温顺贤淑,不再万事以他为重的女人。
皇上原本就是我行我素、独断专行之人,冰凝又是心已凉透,生不如死,只是为了两个孩子才苦涯度日,因此对于他这个罪魁祸首,冰凝的心中不要说爱,就是连恨都没有了一丝一毫。虽然恨是一个人负面感情的极端表现,然而有爱才有恨,如果连爱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恨呢?
现在的冰凝就是这样,因为不再爱,所以也不会恨他,只当他是福惠阿哥的亲阿玛,湘筠格格的小姨父,只当他是她的天子,她的君王,她只需要毕恭毕敬地宣誓效忠,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臣民即可。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为了避免再受伤害,为了保存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可怜的体面与尊严,冰凝不得不将感情这扇门硬生生地关上。关上才能做到心若止水,关上才能拥有一个完事的自我。
从前他们是远隔万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后来他们千里姻缘一线牵,再后来,他们相亲相爱视若知己,到现如今,心若天涯、渐行渐远,两个人的感情轨迹走过了一条大大的交叉线。是哀叹命运不公,还是惋惜造化弄人?
或许是繁重的国家大事压得皇上实在是喘不过气来,能够用在儿女情长的时间简直是比贵如油的春雨还要稀少,因而更加渴望别人的理解与支持,更加渴望来自亲人的安慰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释放巨大的压力。
又或许是成为一朝天子之后,地位的转变以及周遭环境的变化令原本就独断专行的皇上更加地唯我独尊,偏偏又是遇到强大的敌对势力持久的抵抗与谋反,令他急需自己的施政主张顺利实施、贯彻落实,而不是处处受阻、处处制肘,因而旁人一星半点的理解与支持对他而言都像是在沙漠中苦行数日的旅人突然间看到绿洲那般欣喜若狂、备感幸福。
正是因为成为天子之后的皇上由于施政道路走得格外艰难,所以才会对亲人的感情需求就比从前更加的旺盛,比旁人也更加旺盛。甚至这种极度委屈的心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朕一个人拼死拼活,顾不得吃饭睡觉辛苦操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大清江山永固,创造一个九洲清宴的太平盛世?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们都不理解朕,总要跟朕作对呢?
人越是觉得委屈的时候,越是需要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同情与安慰,而他眼中的最亲近的人无外乎他们两个,一个是怡亲王,一个是冰凝。每当皇上在施政问题难以为继或是抑郁不得志的时候,自然而然是最盼望来自于十三阿哥的鼎力相助;而每当他在心烦气闷情绪不佳的时候,自然而然是最盼望来自冰凝的宽慰与安抚。可以这么说,成为天子之后的皇上虽然在表面上越来越变本加厉,越来越铁血手腕,可是在私底下,却变得越来越像个孩子,容易受委屈,喜欢求安慰。
再来看看他视作为最亲近的两个人。从兄弟成为君臣之后,最知分寸最懂进退的怡亲王更加的谨小慎微,更加的恭敬有礼,虽然这个结果并不是皇上所乐见的,但是在廉亲王等与他反目成仇的兄弟对他极度藐视的对比之下,来自怡亲王的恭敬有礼更加让他体会到了来自亲人的温暖。
冰凝呢?皇上觉得治理一个国家殚精竭虑、身心疲惫的时候,极需她的关心与宽慰,但是他忘记了,冰凝可不是怡亲王,她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心思敏感又细腻的女人,是需要男人精心呵护、备加关爱的女人。
皇上有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地拿冰凝与十三阿哥相比,总是不能理解,同样是他最看重的亲人,为什么待他不一样呢?皇上完全忽略了男人和女人对待感情的差别,另外,他与怡亲王之间的感情是兄弟情,而且他是兄,怡亲王是弟,弟弟对待兄长具有天然的敬畏心理。而冰凝是女人,他与冰凝之间的感情是爱情,爱情可是没有高低尊卑贵贱之分的,因此他觉得委屈需要冰凝安抚的时候,冰凝更是觉得自己遭受了无妄之灾、,无缘无故沦为男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还没有地方说理去,他才更应该来宽慰她,现在可好,冰凝不但得不到任何宽慰与安抚,反过来还要时时处处慰藉他,而她遭受的那些飞来横祸竟然黑不提白不提地就过去了,对于这个结果,她当然无法接纳与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