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老十四听到了,她终于可以踏踏实实上路,死而无撼了!
“听到了就好,听到了就好……”
皇太后的说话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终于,她又沉沉地昏迷了过去。皇上见状,知道她刚刚那番话实在是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于是没有再唤她,而是将她的手轻轻地放回到锦被中掖好,又吩咐秋婵好生伺候,然后起身来到外间屋。
“高无庸。”
“回万岁爷,奴才在。”
“立即传朕的口谕,命侍卫吴喜和朱兰太前往遵化,接十四贝子回京、即刻启程。”
刚刚下旨令十四阿哥火速驰往京城,但是由谁去传他这道圣旨却是来不及多说就因为皇太后忽然间醒来而没有来得及吩咐,因此他刚才的那个口谕还没有得到立即执行。此时眼见皇太后神智越来越是不清,精神越来越是糊涂,皇上再是不愿意正视现实,然而眼前的一切似乎已经明白无误地预示着什么,如果掩耳盗铃的驼鸟政策换来的是十四阿哥与皇太后错过最后一面而阴阳两隔,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为此,皇上一出里间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了传旨官员,且要求即刻启程。
这是最坏的打算,然而皇上赌不起也输不起,尽管从本意上来讲,他当然是希望皇太后身子顺顺当当地度过今夜这场危机,然后病情转危为安就此好转起来。然而刚刚在皇太后那里经历了一场好似临终嘱托的悲凉场景之后,皇上痛定思痛,决定只要十四阿哥不再行颠覆皇权的种种违逆之举,就此远离八阿哥一伙,他一定不会难为这个亲弟弟,就此他们母子相依为伴。既然皇太后心心念念她那个小儿子,既然他已经下定决心成全他们那对母子,既然让一个人幸福的全部含义就是实现她所有的愿望,那么他就不打算让十四阿哥再去地皇陵了,毕竟这个亲兄弟已经在西北呆了那么多年,为国为家出了那么大的力,该是享几年清福的时候了。
打定了要促成皇太后和十四阿哥母子相见的主意,只是行动起来又有那么多的现实障碍。先从十四阿哥这方面来讲,他身处三、四百里之外的遵化皇陵,即使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也要一、两天的时间,再加上宣他进京的圣旨也要一、两天才能送到遵化,一去一回加起来就是三四天的时间了。再说皇太后,今天晚间的这次发病来势凶凶,真若是“回光返照”的话,很少有人能够躲得过今晚的这一劫。怎么办?
事不宜迟,不管皇太后的病情会是什么情况,他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打定主意之后,皇上立即传了两道圣旨下去。第一道是宣十四贝子即刻启程进京面圣,他不敢说十四阿哥此次进京的目的是面见皇太后,毕竟现在皇太后的病情尚未确定,随着这道圣旨的下发,定是会提前走露了消息,若是十四阿哥听到皇太后病危的消息,想也不用想,一定是还在遵化皇陵的时候就大闹一场,再得到京城别有用心之人的里应外合,怕不是要引起一场不必要的麻烦与混乱局面,因此一贯小心谨慎的皇上自是不敢打草惊蛇,按下皇太后病情危急的消息秘而不发。
另外一道圣旨则是对太医院下发的,要求太医院所有太医,不论擅长何种科别,都要即刻被编入轮值,每隔4个时辰轮换一批。此时已经是快要一更天了,这道圣旨的下发意味着没有在太医院值班而是回府居住的太医也要即刻从府中启程赶来永和宫,此道圣旨引发的动静自是不小。不过自禁食以来,皇太后一直身体不适,太医院也是多次被皇上要求全体太医轮值候命永和宫,因此这道圣旨的下发不会引起太多的侧目与关注。
待两道圣旨尽数发下去后,方方面面的准备都做好之后皇上才重新回到里间屋,回到皇太后的病榻前坐下。而皇太后虽然陷入了意识模糊,但是这一次皇上重新回来仍是让她感受到了有人进了屋里,禁不住下意识中又问了一句:“老十四回来了?”
望着病榻中已经因为昏迷而神智不清的皇太后,皇上的心中突然间涌上一股巨大的酸楚。都说“子欲孝而亲不待”,虽然他一直竭尽全力侍奉他的额娘,然而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真情,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对于这样的状态,从前的他总是振振有辞:额娘的心里只有老十四,额娘从来不喜欢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额娘逼迫他的,更何况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一切,他哪一样都没有落下。
是的,这些全都是事实,然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现在的皇太后已然是时无多日,他还钻这些牛角尖做什么?他们战斗了一辈子,抗争了一辈子,结果却是到头来谁也改变不了她是他亲生额娘的现实,谁也改变不了血浓于水的事实,那么他们此前的斗争岂不是天底下最可笑的一件事情?可是当他明白这些道理,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时候,竟然是老天爷再也不打算给他改正这些错误的机会了。
带着深深的愧疚与无限的遗憾,皇上暗暗下了决心:不管额娘能不能挺过这一关,他都要从现在开始,全心全意地,就像对待他的皇阿玛那样对待他的额娘,只因为他是一个孝子,他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宁可全天下人都负他,他也不要负天下人,那就从自己的额娘开始吧,从现在开始吧。此时,他知道皇太后心中热切地地盼望着十四阿哥,他不想让她再失望,她这一辈子,失望的事情太多了。假若他的这个法子能够治好皇太后的心病,从而带动病情好转,起死回生,他就算是将错就错,当一回假的十四阿哥又如何?只要他的额娘能够长命百岁,就是要了他的心他的肝都义无反顾,更何况只是冒充一回罢了。
主意已定,皇上轻轻地回应道:“额娘,儿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