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实在是不了解他的四阿哥,以为他的强势、他的冷漠、他的狠心、他的手段是对付所有人的,殊不知,他将柔情、温暖、深爱,统统留给了自己的亲人。其实皇太后和十四阿哥也是他的亲人,只不过皇太后从来没有将他看作是亲人,感受不到他的温暖与深爱,而十四阿哥因为立场的原因,也在有意无意地忽略他的温暖与深爱。
即使是滞留永和宫的那两个多月,皇上也没有怨恨过皇太后,毕竟冰凝和他们的小阿哥平平安安地过来了,可是这一次,随着福沛的含冤离世,随着冰凝的九死一生,皇太后真真地触到了他的底限,被逼到绝境的他不得不采取正当防卫,否则下一回,再下一回,他未来的小阿哥还会遭受同样的命运,而冰凝能否躲过一场又一场的劫难就更是未知数。所以皇上必须要出手了,要让皇太后为她错误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实际上出于礼法与孝道,皇上也不可能对皇太后做什么,只不过是采取了迂回策略,一丝半毫都不能动他的亲额娘,于是唯有拿他的十四弟开刀。仅仅是革去禄米,仅仅是向皇太后发出一个严重警告的信号。
奇怪的是,他预期中的狂风巨浪没有出现,永和宫一直波澜不惊、太太平平。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依照皇太后的脾气禀性,革了老十四的禄米不就相当于割了她的心头肉吗?怎么这两天没有半点动静,难不成真的是转了性子,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他的女人,对不起他连眼睛都没有睁就过世的小阿哥?
从来都是泰山压顶、归然不动的皇上这一回竟然是率先沉不住气了,既是想知道缘由,也是担心皇太后采取什么过激的行动令他处于被动局面,因此才刚刚降下圣旨就特意安排高无庸前去叮嘱王长有,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必须立即前来禀报。然而两天的时间过去了,一切仍是风平浪静,这个结果大大出乎皇上的意料,毕竟是自己的亲额娘,皇上知道凭借皇太后的资质平平的大脑想不出多少复杂的对策,而十四阿哥又远在遵化守皇陵,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给她出谋划策,但是依照她那火暴的脾气以及任性而为的性子,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他哪里知道,这两天的风平浪静完全是因为皇太后还没有想出来一个好的对策,这两天不过是她绞尽脑汁的思考期罢了。因为冰凝命悬一线、生死未卜,皇上的这颗心全都放在了冰凝的身上,对于永和宫这边异乎寻常的平静,并没有引起足够且高度的重视,他忘记了,平静的表面实际上正是风暴来临前的酝酿,越是平静,越是预示着狂飙来临得更加猛烈。
果不其然,当他以为皇太后这些日子的平静不过是在等待来自遵化的密谋之后再采取行动的时候,当他正因为凝儿想明白了道理走出痛苦深渊而欣慰不已的时候,王长有的这番禀报将他狠狠地敲醒!即刻又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直到现在他才恍然大悟,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皇太后怎么可能感觉愧疚?怕不是她反而要拍手称快,恨不能冰凝也一并香消玉陨,恨不能他也一并一命呜呼,皇太后才能一解心头之恨呢!只不过等了两天,非但没有等来他们的死讯,反而冰凝又坚强地活了下来,一步步地转危为安,而他也没有被暂时的困境所压垮,还能如常地处理朝政。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皇太后的意料之外,更是深深地刺激了她,以致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采取了禁食这种极端的法子,逼他收回成命。
此时的皇上刚刚从翊坤中回来,自从那天冰凝向他娓娓讲述了那个关于悠思格格和福沛阿哥的梦境以后,虽然他们遭遇了痛失爱子的巨大悲伤,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减少,相反,更是相互体贴,相互关心,不论是谁,也不论是在做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会不会让对方不高兴,会不会给对方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皇上为冰凝的懂道理、明是非而欣慰,为冰凝能够一步步地走出伤心痛苦的阴影而欣慰,因此更是心疼她,更是要与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坚定不移地携手共度余生。然而当他心潮澎湃地回到养心殿,还不等落座之际,就听门外一个压得极低的声音悄然响起。
“高公公,太后娘娘可是一整天都不吃不喝了。”
“一整天不吃不喝?怎么现在才过来禀报?要你们这帮奴才是干什么的!你们怎么伺候的主子?眼瞧着这样就不知道劝劝?”
“我们劝了啊!我们都想遍了招数,使尽了法子,太后就是不听啊!这不是实在没了法子,才过来想请万岁爷……”
“哎呀,这一天不吃不喝,娘娘怎么受得了?只是万岁爷……”
不用问他都知道,那个前来讨法子的奴才就是永和宫的首领太监王长有,因此那个一天不吃不喝的主子定是皇太后无疑。皇上再是与皇太后心存芥蒂,现在一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再也坐不住了。额娘这是在干什么?一整天不吃不喝,这大热天的,岂不是……
“王长有,赶快进屋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