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7章 公主

“皇上,臣妾很少向您恳求什么恩典,这一次,请您一定要答应臣妾的恳求,就让湘筠继续叫您皇姨父吧。”

皇上没有料到冰凝的反应会如此的强烈。他之所以想要认了湘筠做女儿,当然是因为小格格没了自己的亲额娘,与其在十四贝子府孤苦伶仃,受姨娘们的白眼,还不如收养到宫中来。原本冰凝就是她的小姨,在日常起居上绝对不会亏待了湘筠,如果再作了小格格的养母,就更能够名正言顺地将湘筠养在翊坤宫中好生照料,既是湘筠的最好归宿,也是能够减轻一些自己的内疚,能够对得起婉然了,总比由十四阿哥的那些小福晋们来养育小格格要强上几万倍。那些女人不过是湘筠的姨娘而已,本来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十四阿哥对湘筠也没有多少父女之情,那样的话,湘筠将来在十四贝子府的日子岂不是更加凄惨?

可是,他的一片苦心,冰凝不但不能体会,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和他唱反调,实在是令他万分不能理解:她这是怎么了?由朕做湘筠的皇阿玛难道不可以吗?而且,她怎么竟然还给朕跪下了?刚刚责备她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现在为了湘筠不被收养到宫中,她竟然连朕的小阿哥都不管不顾了?

“你今天的种种行为实在是令朕太失望了。你岂能不知君无戏言的道理?既然朕意已决,你再多说多少都是徒劳无益,若是再因此而伤了朕的小阿哥,朕是绝对不会原谅你的。”

听着皇上如此决绝的话语,冰凝心如刀割,泪眼滂沱。这是自从他们重归于好、心无杂念地幸福生活了大半年以来,两个人之间爆发的第一个巨大的冲突。这半年多的时间以来,她爱他、敬他、理解他、信任他,无论什么事情都决不违逆他的心思,因为她知道他是她今生最爱的人,也知道她最爱的这个人,皇帝当得有多么的艰难。

她的这些变化他怎么可能没有看到眼里,又记在心里?从前的她,即使他们心心相印,她也永远都是伶牙俐齿、得理不饶,现在的她,因为体谅他的艰辛,从不对他说半个不字,就好比刚才他责备她行礼请安,如果是以往这么不给她留情面,冰凝不但会委屈得落泪,更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法子,或反唇相讥,或引经据典,最后一定是要赢回来一局方才罢休。然而刚才的她,竟是直接采取了隐忍,向他陪着笑脸说“回万岁爷,臣妾记得了”。

然而冰凝的隐忍是有限度的,如果只是个人利益的得失,只是自己脸面的有无,她一定不会顾及半点,一定万事都以皇上为重,然而这一次牵扯到了婉然的根本利益,牵扯到了无辜的湘筠格格,她就再也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熟视无睹。就算别人不知道,难道皇上也能装聋作哑不知道吗?在婉然嫁给十四阿哥的这八年时间里,就只生有这么一个亲生骨肉,湘筠是她下半辈子唯一的依靠,是她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如果将湘筠从婉然的手中硬生生地夺过来,她不但不能与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还要活生生地遭受母女骨肉分离的痛苦,这岂不就是世上最为残忍的事情吗?

冰凝当然“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收养湘筠格格做女儿,除去借助小格格对十四阿哥实施无情的打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上缺女儿。

皇上本来就是子嗣不旺,生得不多,活下来的更少。随着皇上登基而一并入主皇宫的阿哥大大小小全加起来也只有这么四个,其中福惠还只是个才刚刚学会歪歪扭扭走路的小娃娃。再看看公主呢?竟然没有一个!春枝的两个格格全都是未及满月即殇,冰凝的悠思格格也只活到两岁,淑清的锦茵格格是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也早早香消玉陨,年仅二十三岁。

现如今,诺大的皇宫中,连一个公主都没有,刚刚登上皇位的皇上是多么急切地需要一个女儿!

寻常百姓人家都希望多子多福,有没有女儿并不重要,但是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儿子非常重要,需要继承庞大帝国,但是公主也同样极为重要,因为大清帝国的立国之本一是八旗子弟,二是满蒙联盟,而满蒙联盟的手段就是“和亲”,也就是通过大清帝国的公主嫁给蒙古草原的台吉,以此笼络蒙古的王公贵族,实现满蒙政治联姻、巩固满蒙政权。

由此可见,公主对于皇帝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整个大清帝国是多么的重要。常言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且自古以来,皇帝的女儿都是锦衣玉食,享不尽的人间荣华富贵,可是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皇帝的女儿还真就是不好当!特别是大清皇帝的女儿,就更是不好当!因为她们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肩负了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是她们与生俱来的责任。

再说说皇上,如果这一辈子他都只是个闲散王爷,只是个宗亲贵族的话,那么他有没有女儿无所谓,一个女儿都没有也没有丝毫关系,只要他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儿子就万事大吉。然而现在位置不同了,身份不同了,对于一个满清帝王而言,女儿是多么的重要!

先皇康熙大帝共有二十个亲生女儿,一个养女,其中活到成年的有九个,在这九个公主中,有七个作为和亲使者,嫁给了蒙古的王公贵族、世子、台吉。

然而皇上偏偏又是这么的不巧,当他终于实现了毕生的梦想,踌躇满志地大展宏图的时候,竟是因为没有公主而陷入极为难堪而且被动的局面。和亲是大清帝国的祖制,是实现帝国江山永固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蒙古历来都是帝国的心头大患,燥动不安、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暴动反抗,西北的战事一打就是四五年,充分显示了问题的严峻性,战争是一项劳民伤财也令国家大伤元气的法子,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刻是不会出此下策。在如此动荡的局势之下,如果再少了和亲这条路,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现在的皇上急需要几个公主承担起和亲的重任。

连皇上自己都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局,难道说他命中注定就没有女儿命吗?现在连一个公主都没有,两手空空的他拿什么跟蒙古的权贵们结成牢固的政权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