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就不去吧,华语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尽管儿子住校,她暂时看上去是轻松了,可她还有工作。于是她断了去南宁的想法。公司刚刚给她订制了一本书,她要采访要查资料,时间总是不够用,还哪有时间跑到另一个城市去约会呢。好在她已经习惯了或陪老妈或陪儿子的生活,如今身边只有和老妈相互陪伴的日子,也是不错的日子。再说了,还有豆豆呢。她很喜欢这只会讨欢喜会撒娇的小狗,虽然别人觉得它其貌不扬,可在她眼里,它就是最好看的小狗了。
何况,华语拿到驾照以后,就和朋友一起把新车鼓捣着开回了家。她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熟悉车。从此,华语的生活又添了一项内容,那就是顾小洋每两周放一次假,她要驱车40公里,去沙河市把儿子接回北京。周五中午接回来,周日下午再送回去。她的车技恐怕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对于华语来说,离婚以前,从来也没有想过开车,更没想过会买车。华语从成都搬来北京,一直住在驾校附近,好几年过去了,三十多了才想起来学车,华语心里明白,这多半因为孩子上学远了,她来去看他方便,接他回来也方便。从沙河到北京40公里,要倒一次车。沙河来北京要经过夏垫、燕郊,车上乘客太多,挤也挤不下,站也站不稳的。华语一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只拥有11路和自行车,四个轮子的也想摆弄摆弄。但她明白,这多半是儿子给了他勇气。她也告诉自己,活到老学到老。驾校学车的新手司机多半都是八零后,做为70后的她,往后看了看,也有比自己年长的,心下更是踏实了。她也明白,年长者虽然记忆力不好,但学东西踏实,认真,虽然朋友笑话她说以后北京的街头又多了一个马路杀手,可华语却说,放心,我是最慢的司机。驾校教练却对她说,慢不一定是最好的,比如变道的时候,你要稳准狠,必须速度,看准了就赶紧变道,你犹犹豫豫想变不变,不变又想变那才容易出问题呢。
华语记下了。对儿子顾小洋,华语却狠不下来,高二的下学期,马上就要放假了,他却闹着要华语去陪读,电话里,顾小洋说出各种理由,华语却坚决不同意。她听了姚远的话,说对孩子也要该狠就狠,不能放任的什么都由着他。华语也多方咨询过来人,知道孩子只有离开自己才能成长。所以,她坚定的拒绝去学校陪读。当然,她还没有找到更适合的理由,比如家里姥姥年龄大了,需要身边有人陪伴,她只是一遍遍的告诉顾小洋,他已经长大了,别人能住校那他也一样可以。不要搞特殊。顾小洋也有他的一套,他说有好多同学都在校外住,他们在宿舍里根本睡不好,他们都睡的太晚了,有的在被窝里玩手机。一听到这里,华语开始紧张了,追问顾小洋是不是也在被窝里这么干。顾小洋自然说他才不这么傻呢,他可不想瞎了。可是,孩子的话,你也只能听信个六七八,虽然他从小告诫孩子不要撒谎,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说个一次两次的谎呢。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到死亡,有谁从来没有说过谎?就算是那些善意的谎言也算的,只要是说的不是真实的,那都算。要是顾小洋也在被窝里看手机,那眼睛哪里承受得了,这还也得?
华语尽管心里担忧,但表面还是装作若无其事,也不妥协。
中国式陪读
刘伊著
第一部:高一下学期
第一章:沙河,我们来了
1、
天渐渐暖了,但是大衣还要穿在身上,有爱美的小女孩已经丝袜配裙子了。华语却不敢这样穿,就算她为了美想这样穿,老妈在旁边嘟哝几句她也是受不了的。当然,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觉得老妈说的话不无道理,所以也是听的。主要是近年来,华语懂得了保养,在饮食方面她格外注意,在春捂秋冻上也是倍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