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解药

推官君无咎 苏桥 3216 字 11个月前

张小姐知书达理的点点头,他知道他们现在面临了多严峻的事,他们肯帮她这个大忙她已经感激不尽了,如今出事了,她既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也不能再为他们添乱了……

就这样晚宴后的第二天,君无咎成杨一群人便离开了寨子,而方明则一直缠绕在君无咎的身边,无论何时何地……令君无咎十分无语……

刚到那滁州知府衙门,滁州知府并没有出泪成杨君无咎等人,那日的日头特别足,他便一直让他们在外面等着,借口说在研究官牒的真假……

这一等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那滁州知府赶忙迎了出来,看着他们说道:“哎呀,几位大人,里面请,里面请,让几位大人候了这么久,着实是下官的不是……不过下官也是怕了,这最近几人一直有人冒充几位大人,所以下官这也是谨慎办事……”

那滁州知府说完后,成杨没有同他多说一句废话,而是直接走到了知府衙门的大堂,坐在正位,看着那滁州知府说道:“不必说那些,你这滁州瘟疫势头如此的猛,为何没有上报给朝廷……”

看到成杨如此直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将这滁州知府都吓了一跳,他知道这成大人,定然不是个善茬……

“回大人的话,其实并非下人有意隐瞒,只是也不知为何,这滁州年年瘟疫,每年我们都会上报给朝廷,朝廷便会发赈灾银下来,不过通过这几年的经验来看,我发觉其实那赈灾银一点作用都没有,这银子是大把大把的花,可是作用却一点都不起,这瘟疫可是顽固极了,所以我今年便没有通知朝廷,私下想着为朝廷省一笔银子!”

那滁州知府一边说,一边仔细的观察着成杨的表情,不看放过一分一毫,他想凭借这些表情猜透成杨的内心,谁知那成杨深藏不露,他观察了许久,也没观察出个所以然……

成杨听到他如此说,一阵反胃,不过面上却消化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他看着他冷酷的说道:“一派胡言……你说将那赈灾银子用到了百姓当中,那为何之前朝廷调查,发觉知府大人,你可是连个施粥棚可都没搭啊,如今却又好意思说你将钱用到了百姓身上……”

听到成杨如此说,这滁州知府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思考了良久才反应过来,看着成杨狡猾的说道:“成大人必要差矣,小人虽然没搭什么粥棚,但这并不代表下官没有去救治这群百姓……”

他一边说一边再度贼眉鼠眼的扫了成杨几眼,看着他继续说道:“成大人,你还别不信,我是如何救治这些百姓的呢?便是买了许多药材,请了许多名医,让他们没日没夜的赶工,制造出戒解药,来救治那人百姓……”

听到这滁州知府这番话,成杨更加恶心了,他也没有好气的说道:“哦,既然你找了那么多名医,又买了许多的药材,真是下了一番苦心思,那解药呢?解药在哪里!”

原来那方明的尸体,被放在高高垒起的木桩上,方明心中清楚,这便马上要活化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再见到他的哥哥了,一想到这,他便心痛的无以复加,眼泪一直止不住的往下流。

可能是酒的催作用,君无咎看到方明如此,又看了看方清的尸体,一时间,心中也苦涩不已,他从未想过在他在方清的心里会有如此高的地位,他一直以为他同他一样,当彼此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所以当方明说出方清视自己如父亲时,君无咎惊呆了,他从未想过,虽然他年长许多,但也从未想过,他对自己会有如此深沉的感情,一想到这里君无咎便心痛非常,如今对他来说,他失去的已经不是一位挚友了,更是一位至亲……

不多时时辰便到了,秦山寨主拿着火把上前,将你木堆点染,瞬间那木桩被大火吞噬,看起来十分恐怖!

方明看到方清的尸体渐渐被火舌包围,焦急的往前冲,想要阻止这一切,但是他却被身边的下人死死的拉住了……

不多时,方清便化做了一捧灰,青山寨主亲自上前,将那骨灰手到了罐子中,并把它交给了方明……

此时的方明再度陷入了颓废,他摸着那冰凉的瓷罐,他的内心一阵冰凉,想来之后的哥哥永远便是这个温度了,凉凉的,没有一丝人情味。

一切都处理完毕,成杨开始着急离开了,君无咎这几日一直很无力,对待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热情,一切大小事情,便都落到了他的肩上。

不过在此期间,君无咎曾经和他讨论过他老师岳鸿之的事,当时说已经可以确定下来他老师表示那位大人了……

这便更加令成杨不安,虽然之前很多事他和君无咎都已经推断出来了,可是如今事情被落实,还是让人震撼不已……

此事不仅君无咎想不通,其实他也想不通,他不懂到底什么事能将一直刚正不阿的岳大人,逼得至此,最终竟然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手段……这按照之前的岳大人来看,是绝对不屑去做的,可是如今竟连他都要下水,才能将这件事情牵起一丝涟漪,看来此事的水是极深的了……

越这么想成杨便越呆不下去,他去找青山寨主,问他们一行人何时才能理离开!

谁知这回青山寨主竟然改了主意,他看着他静静地说道:“随时都可以走了,哪怕是现在就走都没问题,但是他有一个条件,便是一定要留下君无咎,他不允许他同他们一起离开……”

说完青山寨主给每个人都打了一香囊,唯独没有君无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