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路把手中的东西放下,塞给柳梓言一把糖果和几块点心,程路就出去找徐希平了。另外,他也要问问儿子,事情具体是怎么发生的。
柳梓言看着程路带来的东西,三盒点心,一包糖果,一罐麦乳精,还有几串葡萄和几个桃子。
在程佑惜的认知里,这都是很少见的东西,她八岁以前,舅舅经常给她吃点心和糖果。跟着父母住了以后,这些就很少看到了。尤其是麦乳精,他们这里并没有地方卖,程佑惜也就喝过一两次。
东西不能说多丰富,但看着程路,应该是出差刚回来。匆忙间准备这些东西,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些不仅要钱,还都要对应的票证。
过了一个多小时,程路才回来,时间差不多快中午了。幸运的是,今天是难得的阴天,天气比较凉爽。但不幸的是,他们要是这时候出门,有被淋成落汤鸡的风险。
程路想跟女儿商量,等到天气变好了以后在去,他已经跟厂里请好了假,这几天就在这里陪着女儿。
柳梓言却一刻也不想多等,强烈的表达了自己现在就要去的意愿,程路无奈,只能答应。
刚才徐希平已经跟他说了,这孩子心里藏了太多事,无处可倾诉。既然孩子提了要求,能满足的就别推辞,孩子的情绪已经很不好了,别再跟孩子别着来。
程路骑着从厂子里借来的自行车,带着柳梓言就出发了,路过程森家,从他家借了一身雨衣,这个也不占地方。
二十里路,骑自行车差不多两个小时,主要是有些路比较泥泞,程路需要下来推着车子走。
柳梓言却是一直坐在车子后座上,也没有什么心情打量周边的风景,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眼睛盯着前方。
终于听到前面的程路说道:“惜惜,我们这就到了,你看,前面就是清平村的牌坊了。”
果然是莫老将军的故乡,那牌坊高高耸立,巍然大气,走近了会看到上面书写着三个飘逸的大字,清平村
柳梓言看着眼前神色有些疲惫的程路,知道他应该也是连日奔波,很是辛苦。可她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他,事实上,她什么感觉也没有。
这个人是否是个好父亲,对自己的女儿是否负责任,柳梓言都无心关注。总归,她已经不再是需要父爱的程佑惜,她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听来的莫家的消息上。
莫老将军作为永清县的英雄代表,果然是家喻户晓,柳梓言只问了程佑泽,就得到了差不多全部的信息。
莫将军名为莫炎,今年应该有六十五岁,出生于永清县的白家屯,现在已经改名叫清平村了。
莫炎算是书香世家,父亲是清末的举人,但大清灭亡,那举人抑郁不得志,早早就亡故了。他的母亲把他带到十三岁,也跟着撒手人寰,莫炎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遭逢乱世,他因缘巧合,进了少林寺,做了几年俗家弟子。
直到二十六岁那年,加入了现在的军队,从一个小兵,一步步做起。参加了八年抗战,再有后来的解放战争,被第一批授予了中将的军衔。
程佑泽和莫老将军差了好几十岁,并没有见过莫将军,却津津有味的说起了莫将军参加的那些战役,取得了哪些胜利。
最后,说起了莫将军的家庭,当年去从军的时候,莫炎就已娶妻生子。娶得妻子就是他的同乡,当时他们已经生了三子一女。莫将军外出从军,一去就是十几年,一直是他的妻子,在家里独自带着几个孩子。
莫炎的妻子姓白,名叫白映红,那个时候,是被土匪掳上山去的,是莫炎带着一众乡亲把她救了回来。白家在他们乡,也是个大家族,因为莫炎当时的英勇,所以白家的族人对莫炎的几个孩子很是照顾。
这个就是从小到大,程佑泽听身边人津津乐道的,很有点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而且,白家屯因为出了一个英雄,好多人都跟着改变了命运。
白家好几个族人,都因为莫将军的提携,进了军队,也都有了不错的成就。就是他们县里和市里,也得了莫将军的很大恩惠。
就拿县里的机械厂来说,这样大的厂子,本来是市级单位才有资格建造的。但他们县早年就通了省道,交通方便,地方又宽敞。
所以,机械厂和家属院,都建到了县里,还从县里招收了一批工人,程路就是那时候进去的。
因为父亲的缘故,程佑泽话里满是对莫将军的感激,柳梓言想详细的知道,莫家几个子女的情况,这个程佑泽却没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