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住进牛棚

每次的批apap8226斗大会,虽然在他们大队进行,但是叫嚷的最厉害的,都是些知青和其他大队的人。

可他们找徐大夫看病,都是偷偷摸摸的,不会让外人知道。而眼下,程家老三的两个儿女,却把这一切都摊在了明面上。他们就是想帮忙,也不能说出来啊,所以,也只好沉默。

没有人知道,在屋里的柳梓言也已经醒了,之前是一时没力气睁开眼,现在却是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她听到了程佑泽说的所有话,再加上之前,这个孩子为她做的一切,已经足够让她感动。

柳梓言不曾想到自己的病情,会连累这个少年至此,但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她不能让这个少年,以后在这里生活的举步维艰,他的生命,也才刚刚开始啊。

看到她站起来,颤颤巍巍的往外走,徐希平喊了一声站住,然后问她:“你知道你这一出去了,想回来,我不会再同意,你知道后果吗?”

“我知道,谢谢您了,我知道您费了很多的心思。但是,我不能让人为了我,站在世界的对立面。”除了,那个人。

除了那个人,那个人为她付出什么,她都接受的心安理得。因为,易地而处,她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付出。而无论那样的后果是什么,她都愿意与他共同承担,永不会背弃。

可如果不是那个人,不是莫钰清。那她接受不了这样沉重的牺牲,哪怕,是她名义上的哥哥。

唉,徐希平叹口气,看着柳梓言扶着墙沿往外走。现在的人,好像都疯了,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呢?

这个小姑娘,不是个一般人啊,如果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长大,她必然会成就一番事业。

他也是常常出入权贵名流之中的,从没见过哪家的孩子,在这个年纪,有这样冷静的眼神。这样的临危不乱,这样的坚强勇敢。

徐希平甚至觉得,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病弱的小女孩,而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妇人。

她,无论何时,都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没有人,没有事,能让她的眼神有哪怕片刻的惊恐。

她永远都是高高在上,永远都保持着自己高贵的气质。徐希平很好奇,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个女孩,露出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吗?

改造分子们住的牛棚,在村子的最里面,靠近树林的地方。

说是牛棚,其实就是年代很久远的房子,土坯的墙体,房梁和窗户都是不大粗的木头制成。

一共五家房子,住了五个人,地方还算是宽敞。当然,这是在程佑泽和柳梓言到来之前。

这五个人里,有一对是夫妻,就是之前的周仲耘和他的妻子宋诗慧。周仲耘之前是京都的大学教授,宋诗慧的身份还未知,但看她通身气质,也不像是普通人。

徐希平不用再介绍,也是来自京都,之前好像是中医院的副院长。程佑泽知道对方43岁,而他叫周仲耘做周老哥。

之前柳梓言了一眼,就确定对方军人身份的,反而是这里面岁数最大的。徐希平叫对方李老,他自己介绍,说叫李大路,看上去六十来岁。

几人里最年轻的是董易,三十多岁的面容,眼里还有对世事的不平,程佑泽跟他打交道也最少。好像之前是资本家,家里有人逃到了海外,他能下来改造,已经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是的,程佑泽准备带着妹妹住在牛棚了,虽然他跟程森要求的时候,程森都不同意。但柳梓言的情况,不好一直移动,程森也只能从破旧的仓库里,给他们翻出一些木板当床铺。

而罗静呢,比程佑泽想象的好说服,只要跟她说,自行车的事儿没关系,大队长不计较。倒是他骑过来的厂子里的自行车,需要尽快还回去,他跟侯大强承诺了的。

罗静最不愿意在领导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走的时候又对程佑泽说了一声,“儿子别怕,你妹妹没事儿,等你爸回来,我们就接她回去。”

程佑泽沉默,没说话,看着她出了村。转身看着那个摔得车把歪了,前面轮胎下的钢板也歪了的自行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修整到最好,但还是赔了大队上二十块钱。

这钱是程佑泽主动要给的,这自行车是队里的公共财产,说是宝贝疙瘩一而不为过。如果让人知道,程森借给他,却又出了这样的状况,程森也要受埋怨。

县里有修自行车的,但程佑泽现在离不开,给了程森二十块钱,当然是多出很多的,但也算是卖个好吧。柳梓言的身体短时间好不了,他最近都不能上工了,也需要大队长的背书。

程森推辞了一番收下了,吩咐比程佑泽大两岁的大儿子程鹏,去县城修自行车。程鹏和程佑泽关系不错,程佑泽又给了他一些钱和票,让他给妹妹稍一些营养品和水果。

程佑泽带着妹妹搬到牛棚的消息,期初没有人知道,但一个人看到了,很多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这事儿传到程家其他人耳中,老爷子程满仓和程高率先坐不住了,这跟改造分子这么亲近,这不是要背离人民群众?

这会害了他们一家人的,这种事情怎么能允许,就算是老三回来,这事儿他们也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