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并不是所有新鲜的事情就能够吸引她,吸引她的是有那个人在身边,一起去尝试。她享受的并不是新的环境和朋友,她真正想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相依偎的时光。
前世,已经成婚跟着女婿四处周游的女儿曾说,她喜欢热闹,喜欢去陌生地方的性子,都是遗传自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柳梓言想起自己当时,还觉得挺骄傲,也有些羡慕,觉得女儿活的很精彩。
现在,命运竟然将历经死亡的她,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还有比这更新奇,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吗?
可是,为何,她却只觉得满心凄凉,觉得内心时刻都是窒息般的痛苦。即使有新鲜的人和事吸引着目光,可嘴角的笑还未扬起,眼里的泪都要落下来了。
想想,自己也真是矫情,前世她的年纪比程佑惜的母亲还要大,也是做了婆婆的人。可现在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在没人的地方偷偷的哭,怪不得前世两个媳妇暗地里说她,是被莫钰清给惯坏了。
是的,柳梓言现在承认了,她就是被惯坏了。因为她无比的确定,如果在莫钰清的心里只有天平的两端。一端放着家国天下,一端就是她柳梓言,那几个孩子都要靠边站的。
被一个男人那样在乎着,她能不被惯坏吗,能不幼稚吗。那个人用尽全力,给她撑起了一片几乎无垢的天空,她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人所有事,就没有不顺心的。
当时初成婚,她因为庶女的身份,在京城的圈子里很是受了一些奚落和嘲讽。莫钰清那是也只是国公世子,并没有开始进入权利中枢,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但他依然用自己的方法打了那些长舌妇人的脸,一边请最有经验的嬷嬷们教导她,一边隔三差五的亲自带着她出席各种场合。不只是各类聚会,还有京城各大首饰店,古董店,甚至是服装和胭脂水粉店,都带着她逛遍了。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柳梓言是莫钰清心尖尖上的人物,谁还敢随意得罪未来的国公。而她,喜欢购物,喜欢玉石,爱好打扮的习惯,也就是从那时候养起来的。
而现在,没有玉石,没有地方购物,更没有那个把她捧在手心,宠了将近三十年的莫钰清。柳梓言过往的一切,没有一个人了解,她的所有,都成了虚无的空白。
思绪好像被拉入了无尽的深渊,柳梓言渐渐地真的有呼吸不过来的感觉,脑中的晕眩感一阵阵传来,不知何时,她的意识彻底陷入黑暗。
嘴里却还是无意识的低喃着,好似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莫钰清,莫钰清,你在哪儿,在哪儿?”
程佑泽走进屋里,就看到自己妹妹,正往院子里看,那表情,竟是有些津津有味。他心里一动,到底是小孩子,虽然平时很内向,甚至有些孤僻,但也还是会有好奇心,会喜欢看热闹的。
“惜惜,哥哥回来了,你今天怎么样?”程佑泽把面粉袋子放在地上,过来上到炕上。
看到柳梓言未动的晚饭,他微微皱眉,妹妹受伤这么严重,流了那么多血,怎么就吃这个,这什么时候能养回来。
柳梓言当然不会说,自己今天又昏睡了一天,也就傍晚这会儿刚醒过来。哦,好像中午的时候,四婶有喂她一碗糖水鸡蛋,这个四婶还真是个大方的。
“我还行,你今天是回县城了吗?就为了我供应粮的事儿?”她好像记得,这里距离县城不算很近,赶着驴车差不多得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
程佑泽笑笑,摸摸她的头,面上满是怜惜,“嗯,没事儿,这大队长和咱爸是发小,平时就挺照顾我的。我跟他说了一下你的情况,他很利索的酒批假了,我们知情的劳动量,本来就没有村里人多。”
“哦,是这样吗?你要回县城,还得找人请假?那平时不农忙的时候,也不能回去吗?”这个时代的户籍制度,好像比她前世还要严厉很多。她前世,很多流民四处流窜,官府为了不引起动乱,也限制了入城必须要携带户籍证明。
可带着证明,在一定范围内行动,还是不受影响的。这里却好像出个村,都需要大队长同意,不明白意义何在。
程佑泽对妹妹的问题却很有耐心,解释道:“这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下雪那会儿,几乎是没有不农忙的时候。地里总是有活计的,不然大家怎么挣工分呢,不能都闲在家里。”
“咱们现在不都喊口号吗,要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既然要奋斗了,那肯定要积极的,不能随便偷懒的。”这话是哄小孩子的吧,柳梓言在内心吐槽,她前世的年纪,都可以当这个孩子的母亲了。
她心里这么想着,眼神中自然就带了出来,看的程佑泽一阵别扭,却又说不上来。起身把面粉放在炕柜里,看到里面的东西,又摸出两个递给了柳梓言,是两块大口酥。
这应该是老太太藏着的了,她现在就在老太太的房间,而且,是她一个人。说起来,这里的人,真的是有意思,晚上竟然是睡在房顶上的。
房子是平房,大家夏天都休息的稍晚一些,等到凉快些,就直接带着被子和褥子上房。用四婶的话说,房顶上不仅凉爽,蚊子也少一些。用盆子熏一些艾草,就能安心的睡一个晚上。
想到这,柳梓言有个疑问,“哥,咱祖母家没有分家吗?四叔都结婚那么久了,大堂哥都要当父亲了,还不分家?”
她这祖母、父亲的,说话的语气还是自己前世的习惯,程佑泽却没说什么,只回答她,“说起来,其实早就分家了,咱四叔结婚时候就分了。不过,后来不是赶上三年灾荒吗,粮食都不够吃,一家人一起,多加些水,还能勉强混个水饱,就有一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