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最后的飨宴(下)

恩古笑得花枝乱颤,扶余义慈更是笑眯了眼:“文思啊,你们这是扮的金童玉女?这小女娃是谁啊?”

扶余文思道:“金童玉女寻常人家也用得,配不上这样普天同庆的大日子,我们今日扮得是善财与龙女!她是我的大妹妹扶余文惠。”

“原来是扶余隆的长女。”扶余义慈心道。他四十几个儿女,孙子孙女不知道有多少,孙辈之中除了扶余文思也不认识几个。

“哈哈哈!说得好!不愧是我的孙子孙女!我看这丫头比文思还要俊秀可爱些……”扶余义慈跟恩古开怀大笑,将“善财童子”敬献的寿酒一饮而尽。

众人心下暗赞:“三王子这马屁拍的,竟把恩古捧成了观音菩萨,也不怕折寿!还真是煞费苦心下足了血本啊!“不过看扶余义慈那个欢喜劲儿,又有沙吒美人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出来扫兴,还得争相上前奉承。

城楼下气氛同样欢乐祥和:谢幕后,扶余隆和方文君带着五名舞姬来到贵宾席,去给坐在最前排的二十几位鹤发长者敬酒——这些人是扶余隆派人请来的年高德劭、受人尊敬的老人,把他们接来安置在最前排的贵宾席,既图个高寿的好彩头,又与王室“与民同乐“的用意相合,还能彰显百济崇尚孝道的传统,一举三得。这些都是扶余隆跟方文君密谈时商量好的,一环扣一环,各有妙用。

那些老人仍然沉浸在神话般的表演中,现在“仙人”们竟来到身前给自己敬酒,一个个激动得老泪纵横,颤巍巍起身行礼。一个老翁拉着扶余隆的手哭道:“老朽活到这把岁数,有幸赴此盛宴,又能得殿下如此相待,就算死了也值啊!”

扶余隆强忍着抽回手的冲动,笑道:“老丈言重了。此乃陛下爱民之心,福泽我百济万民……”

老丈擦擦眼泪鼻涕,带头喊道:“谢陛下隆恩!天佑我百济!“其他老人也跟着喊了起来,逐渐汇成了整齐的万人高呼。

方文君朝扶余隆使了个眼色,扶余隆会意,几人很快抽身离开。

城楼上,扶余义慈再次被热烈气氛所震撼,似乎下了个决心。当扶余隆和方文君迎着宗室贵族们的各色目光出现在城楼上时,扶余义慈突然发现这个儿子秀色夺人,竟是最顺眼的一个,以前太忽视他了,至少他至诚至孝,人也厚道,能力嘛,今天看来是一直小看他了……想到这儿,扶余义慈高声道:“好一个‘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嗯,老三,文君,来,快过来!“

狂欢还在继续,天色渐暗,突然一个礼花在天上炸开,让城上城下都暂时安静下来。随即有大嗓门的内侍在城上城下一齐声嘶力竭地宣布王命:“王三子扶余隆,仁厚纯孝,性行均淑,人品贵重……堪为诸子表率,兹立为太子,以承我朝国祚……”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鞭子,狠狠抽在扶余泰的心上和脸上。他用尽全力,方才勉强支撑着自己没有当场崩溃。怨毒,如蛇般狠狠啃啮着他的内心。

扶余隆很快就从天上掉元宝的晕乎中清醒过来,从容应对着或真或假的道喜,心中或有几分意外,却并没有显得那么高兴。

至于现场的百姓们,听到立太子的消息更是沸腾了:为王妃祝寿,再加上立太子,多少人一辈子都赶不上的两件大事,居然让我们一天之内都赶上了!真真是双喜临门!每个人都生出与有荣焉的骄傲感来。

天黑之后是焰火晚会。扶余义慈下令把库存的烟花爆竹全部用掉,为王妃祝寿,为太子庆立。火树银花不夜天,百济王朝空前绝后的狂欢盛宴在无比的绚烂中落幕。

多年以后,历经战难、劫后余生的泗沘城百姓提起这场充满了繁华与欢悦的盛会,仍会激动得热泪盈眶,把这个美丽的传说讲给他们的儿孙听。那个逝去国家留给她的遗民的,除了富足与自由,还有如此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背影。

二百多年后,百济遗民揭竿而起,推翻腐朽顽固的新罗王朝,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竖起了赤红色的三足鸟大旗。

片刻后,悠扬的笛音响起。一缕幽咽的箫声追着笛音相和,宛如夏日凉风,沁人心脾。扶余隆修长的手指抚过琴弦,袅袅琴音中再次献唱:“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管玉柱响洞房。双心一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随着曲调回归清丽婉转,扶余隆的声音也在纯净中多了几分成熟沧桑,好似江南烟雨,品之愈发隽永。舞姬们的队形再次变换,金色舞衣上前领舞,她宽广的舞袖和巨幅裙摆上压满了各色争奇斗艳的菊花,衣袂飘飘、白纻轻扬间,水样明眸别具优雅风韵。

扶余义慈笑道:“又换一种口味啊,有这么古灵精怪的老板娘,难怪文君楼的生意那样红火!”

恩古嗔道:“王怎能把如此美妙的歌舞与酒楼比较?当真是……气煞君子,唐突佳人啊!”

扶余义慈笑道:“看来爱妃对这歌舞颇为满意,如此甚好。本王的比较有何不妥?圣人都说了,民以食为天,又说‘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可见美食是世间顶顶要紧的;又有词云‘秀色可餐’,分明是对佳人的赞誉,怎的便唐突了?”

恩古咯咯笑起来:“王油嘴起来,却也是百济一绝。要说文君妹妹还真是生了颗七窍玲珑心,也难为三王子能在几天之内将事情张罗得像模像样。”

扶余义慈捻须颔首,笑而不语。

周围人等听见这番对话,不由心思飞转,打起各自的小算盘来。

台下观众里也有人窃窃私语:“那台上抚琴而歌的,好像是三王子殿下啊!”

“真的是唉,是三殿下!”

“哇,王子亲自登台,何等盛况!“

“三殿下的歌喉,百济无双啊!”

“我等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泽啊,能有如此的幸运,一睹神仙风采……”

……

话题迅速传开,百姓们惊奇之后,更是激动不已。

此时,台上换成了一身白纱纨素的舞姬上前领舞。只见她白裙上绣着疏落淡雅的梅花,纱衣和白纻上是闪亮的银线勾勒的片片雪花,整个人透出一股清冽之气,令人见之忘俗。广袖拂过,竟真有雪花冰晶飘了下来,还带来一缕若有若无的梅花幽香。

“寒闺昼密罗幌垂。婉容丽色心相知。双去双还誓不移。长袖拂面为君施……”方文君怀抱琵琶轻拢慢捻,再度发声。歌声空灵飘渺,曲调古意盎然,虽近乎雅乐,却不艰深刻板。观众们无论层次高低,大都生出怡和宁静的欢悦感来。方文君生性活泼,对雅乐本无偏好,从耽罗岛回来后突然有了兴致,与扶余隆等人编曲排练时便将雅乐融入了这曲《冬白纻》,竟是极其成功。

城楼上,腹有诗书曲乐的宗室贵族们个个动容,就连辈分最高、极少露面的宗正扶余珪都忍不住苍声一叹:“扶余隆,还有这女娃,我百济还真是盛产……人才啊!”

至于台下的百姓们,更是八卦之心大盛:“唱歌的美人儿该不是三王子妃吧?”

“我看像,夫唱妇随,佳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