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道:“越是危难之际,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秉性。王为何迟迟不立太子,就是还没看出他的儿子当中谁有真正挑起国家重担的秉性来。这个时候不怕做错,就怕不做。像扶余隆这等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之人,当个太平守成之主或许还行,现在的局面,他胜出的机会甚至不如大话王扶余演和莽汉子扶余勇。殿下若能把握住机会,受封太子,近在眼前。”
“真的?”沙吒相如被元鼎这么两件事情放在一起一搅合,顿时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搓搓手道,“那你说,大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大唐东征,联合新罗,就是要从南面对高句丽腹地发起进攻,南北夹击高句丽,使其疲于奔命,分崩离析。大唐真正的战略目的,正是要灭亡高句丽,逼迫我国像新罗一样向其称臣纳贡!”扶余泰一字一顿,字字铿锵。
沙吒千福眼中一亮,这个说法不错,能把很多人心中最担心的那部分掩藏起来。国牟成抬了抬眼皮,继续闭目养神。正武则迅速用手指计算起称臣纳贡需要额外支出多少钱财。阶伯皱起眉头,正要出言质问,看见旁边的祢植摇摇头,便忍住了。祢植有自己的小算盘,作为汉人遗民在百济的最高首领,不论局势怎样变化,他都要为生活在百济的十几万汉人谋划将来。沙吒孙登正襟危坐,他担心的是一旦开战,难民四起,地方大乱,如何镇抚百姓,是他要操心的事。
“你的意思是说,大唐的舰队,会从仁川北上,跟前隋来护儿一样,直接在平壤登陆?”扶余义慈问道。
扶余泰走到地图前,数了十几枚象征唐军的棋子放到仁川的位置,再用竹鞭居中一切,将大军一分为二,按照昨夜元鼎给他的分析,道:“十几万唐军挤在一起,太多了!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在汉江口登陆,与东面的新罗军配合,从陆路北上,进入高句丽南境,占领其靠海的产量区,使其无法打持久战;一路直接渡海北上,在平壤外海登陆,包围平壤城,迫使高句丽北部主力南下支援。如此一来,大唐在辽东的大军便能趁虚而入,占领整个辽东半岛和北部山区,将高句丽压缩在半岛北部,实现南北合围的大战略!”
扶余泰一口气说完,自己都被这番气吞山河的战略所深深震撼。确实,大唐在海东最大的对手始终是高句丽,只消灭了高句丽,其余各国、各民族,根本构不成威胁。他发现,众臣和王子们看自己的眼神又有了变化,至少这大半年来,能在朝会上提出如此恢宏战略的,只有他一人。
“依你之见,百济当如何应对?”扶余义慈的语气也从先前的试探,变成了切切实实的询问。
扶余泰道:“敢问父王,以百济的国力和兵力,能够支撑两线作战吗?”
扶余义慈愣了愣,什么时候轮到儿子问老子了?
扶余泰自答道:“不论百济如何应对,都是被大唐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既然无法两线作战,又断定大唐的真正目标是高句丽,何不将计就计,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哦?说说看。”扶余义慈好奇道。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扶余泰道,“大唐主攻高句丽,百济虽然是盟国,然则倾全国之力不过杯水车薪,也来不及了。唐军全都是战兵,新罗在出兵之余,势必要负担起唐军后勤补给的重任,近二十万人马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是吧,正武大人?”
正武掐指一算,点头道:“以新罗的国力,最多支撑两个月。”
“既然新罗把主力大军和全部国力都压到了北面——”扶余泰嘴角泛起一丝狞笑,“我们就在东面动手,突袭新罗腹地!阶伯将军,如此重任,非你莫属!”
“啊!”国牟成被惊醒了,悄悄抹了把嘴角的口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阶伯身上。
阶伯盯着扶余泰,这个二王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厉害了?难道是沙吒家的小子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不对啊,沙吒家的人惯搞阴谋诡计,应该没有这等战略眼光,难不成还另有高人?
“阶伯,此计可行吗?”扶余义慈问道。
“陛下若愿一赌,阶伯自当奉陪!”
仁川港临海的一处山坡上,扶余孝与三管家并排趴在灌木丛中。扶余孝手脚并用的又往前爬了几步,想要看得再清楚些——两面环岛的海湾中,密密麻麻的停泊着上千艘战船,火红的大唐战旗烈烈飘扬;唐军的先头部队在靠海的一侧拉起警戒线,不停的有战马在岸边疾驰而过传递消息。
三管家一把抓住扶余孝的小腿,低声道:“东家,不能再往前了,唐军的斥候放得很远,附近有他们的探子,会被他们发现!”
扶余孝一脚蹬开他的手,道:“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我了?看好后面!”
三管家无奈的环顾四下,每一次风动,都会让他万分紧张。扶余孝从太子的位子上被撸下来后,几乎断绝了与朝臣王子们的往来,不仅戒色戒酒,还遣散仆从侍女,搬出泗沘城,在城外庄园里住下,每日早睡早起、骑马射猎、种地劳作,短短几个月,就从圆滚滚的大胖子减成现在这样一个精壮的汉子。三大管家中,二管家看他失势主动走了,大管家年纪大了,扶余孝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退休,只剩下他这个没少干坏事的三管家跟着,现在也不叫管家了,叫老三。
“老三!”扶余孝唤道。
“在!”老三应道。
“我们百济要是有这样一支大军,早就灭了新罗了!”扶余孝感慨道。
“那也得养得起……”老三嘟囔了一句。
“能不这么扫兴不?”扶余孝道,“过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想北上,还是南下。”
老三往前爬了几步,探出脑袋,放眼远眺,唐军军容之强、组织之严、士气之高,让他这个出身市井的人生出无力抵抗之感。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这样一支大军摆在家门口,总归不是好事。
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两声高喊:“什么人!”紧接着便是两声弦响。
老三一把按下扶余孝,低声道:“不是我们,别出声。”
扶余孝混迹江湖的经验不如老三丰富,只好乖乖趴在草丛里不敢动弹。很快,前方便响起密集的脚步声,应该是一支唐军巡逻队,正在朝另一个方向追击。
扶余孝听声音远去,便壮着胆子昂起头,忽见一道人影从树上落下,还没看清是谁,对方的剑把便点在了他脑门前一寸处。扶余孝定睛一看,竟是个白衣僧人,眉宇间还似曾相识,忙道:“别动手,我们是百济人!你不是昭明先生座下的大弟子——”扶余孝敲了敲脑袋,怎么都想不起白衣僧人的名字。
“王子也来刺探军情?”白衣僧人一语道破他的身份。
扶余孝听他说得是扶余话,更加放下心来,正色道:“强敌压境,可不止师傅一人为国奔走。”
白衣僧人收回长剑,道:“此地危险,你们两个三脚猫的功夫,就别来丢人现眼了,还没开打就让人逮住一个王子,百济可丢不起这个人!”
“病猫才被人追着躲到树上!”老三不服道。
白衣僧人冷笑道:“我若动手,引来更多唐兵,你们还逃得掉吗?”
扶余孝示意老三闭嘴,道:“如此,我等告辞,不知师傅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