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贫僧能忍(上)

沙吒昭明瞥了锦盒一眼,道:“我不会与沙吒家作对。”

“可沙吒把你当沙吒的人了吗?”迟受宣节伸手在锦盒上一点,“大唐带来的丹药,你是王室信得过的人,把它送进宫去,你我之间便两清了。”

沙吒昭明道:“我听说,陛下收回采红使的原因,是你们迟受家送了大礼。”

迟受宣节勉强一笑,没有否认。

“建议陛下重开采红使,到头来又进言收回采红使的,都是沙吒千福吧?”沙吒昭明继续道。

“沙吒大人可是大大的忠臣哪!”迟受宣节也虚伪的恭维了一句。

“这一切,都是在他与你大哥见面后发生的吧?”沙吒昭明道,“我想不明白,他们见面之后,你又来见我,这当中又有何关节呢?你们迟受家,到底是想让陛下活,还是让他死?”

迟受宣节突然发现,沙吒昭明身在方外,可对事态的把握竟然丝丝入扣,每一句都问在点子上。

“你的表情已经告诉我答案了。”沙吒昭明将锦盒挪到跟前,道,“东西我会想办法送进宫去,也很期待看到你们收拾沙吒千福那个老家伙。世上很多事情,本就无法深究。心知肚明,点到即止,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迟受宣节张了张嘴,一向能说会道的他,感觉有些跟不上沙吒昭明的节奏,不过管他呢,只消完成大哥交代的事,别的不用自己操心。

五日后,莲池水畔,落花岩下。

枝随风动,有人拾阶而上。

“施主来了。”落叶亭中,有僧盘坐,白衣翩翩、气度不凡。

“施主不敢当,金主勉强算。”来者三十多岁,一身标准的唐人打扮——头顶幞头,身着袍衫,腰悬香囊,手里还拿着一把满是涂鸦题字的折扇,一口标准的汉话,还带点儿洛阳腔,信步而来,正是迟受宣达的弟弟、迟受信兄弟的叔叔——迟受宣节。

迟受家盛产俊男美女,迟受宣节也不例外,风姿俊朗,更胜乃兄。迟受宣达兄妹的父亲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长子迟受宣达继承家族爵位,入朝为官;次女迟受宣恩与王室联姻,嫁给太子扶余义勇,生下王孙扶余丰,尽管扶余义勇战死了,可她依旧成为王的女人,宠冠后宫;三子迟受宣节则接过了家族产业。迟受宣节很有生意头脑,二十岁时就带领迟受家的船队出海经商,把高句丽、靺鞨人的皮毛人参贩卖到大唐、百济,把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贩卖回海东各国,还顺道把各种农具、典籍带去倭国,最后从倭国带回大笔金银。十几年下来,迟受宣节不仅让迟受家的家产翻了好几倍,还让当初只有四条小货船的迟受船队变成了拥有五条武装大船,十几条中等商船的大型船队,在大唐登州、金州,新罗仁川,设立贸易点,还在新罗的属国——耽罗,购买了一处海港,建立起属于迟受家的海上贸易中转基地。而他自己,也从一个百济贵族公子,摇身一变,成了处处效仿大唐的翩翩佳公子。

几天前,迟受宣节出海归来,得悉了大哥迟受宣达准备把两个侄儿送进宫去的决定。他非但没有反对,反而举双手赞同——作为一个买卖人,他丝毫不觉得用所谓的名节和肉体换取家族的利益有何不妥。姐姐年纪大了,还有沙吒王后在一旁虎视眈眈,貌似受宠,实则步步惊心;一旦失去王室的庇护,朝中以沙吒氏为首的对迟受家抱有敌意的家族,就会群起而攻之,蚕食迟受家在朝野的利益。至于两个侄儿的感受,他本能的无视了——你们的爹都能想出这等高明的损招来,我这个当叔叔的有什么舍不得的?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谁年轻时没荒唐过,就当是一个梦,醒来后,看谁笑到最后才是。尽管最后进宫的是迟受信,让迟受宣节颇感意外,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能达到目的就行了。

白衣僧人觉察出跟在迟受宣节身后那个中年汉子身上隐隐透出的沙场之气,微微皱眉,倒不是害怕,而是觉得破坏了此间美好的景致。

迟受宣节仿佛感觉到了白衣僧人的情绪波动,一抬手,示意中年汉子留在二十步外。他身边不乏高手:大唐来的退役军校、擅使飞镖的倭国忍着、力大无穷的耽罗野人,不过他们都被留在港口码头看管货物,跟他前来的,只有这个从高句丽流亡来的车夫。此人曾在高句丽军中服役,曾是高句丽大将的驭手;那位高句丽大将在与唐军交战中战死后,他便离开军队,几经辗转,流落江湖,最后为迟受宣节收留,成了他的贴身护卫和驭手。

“施主便是金主,金主便是施主。“僧人淡淡道。

“非也非也!“迟受宣节道,“你若待金主如施主,那金主便不会再来了。”

僧人道:“施主携金而来,便是金主。”

“金主丢了钱袋子,便是施主。”迟受宣节一抖长袍,在僧人对面坐下,替自己倒了一杯水,沉声道,“当年,义勇太子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