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求顾明城救他的儿子

这次,他看着这个孩子的音容笑貌,有时候说话的神态,很像一个人。

那个人,让他的女儿埋骨他乡,花季的年龄遭受了人间不常有的罪。

上次,ken回来的时候,他的情绪还没有如此激动,心中也没有报仇的情绪。

可是,这次,他有了——

并且,他动了杀机——

姜淑桐当年和顾明城在一起,人人皆知,而且ken的年龄和姜淑桐离开的时间,也对得上,这个孩子,肯定是顾明城的。

姜历年从未在外面说过这个孩子的生父是谁。

因为有人盯着姜历年,所以顾明城很快就知道了姜淑桐母子回国的消息。

顾明城坐在办公室里,他不知道为什么姜淑桐突然从德国回来。

可显然,回来的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因为,他早就猜到了,姜明启会狗急跳墙。

他女儿的命,对姜明启来说,远远胜过ken对他的意义。

如同所有的外人,对ken生父的猜测一样,姜明启也必定会猜到ken是他的儿子。

顾明城皱起了眉头。

姜淑桐的回来,打乱了他的计划。

……

当夜,ken消失了。

姜淑桐如同疯了一样,在德国,ken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排挤,在中国,竟然受到了这种待遇。

姜淑桐知道ken被绑架了,可是她不知道被自己的亲叔叔绑架了。

因为下午的时候,她在收拾东西,ken和父亲还有姜明启去楼下玩,过了一会儿,姜历年就上来大叫:“女儿,ken不见了!”

姜淑桐差点儿就昏了过去了。

姜朵米从楼上坠落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这是她的儿子!

是她亲生的儿子。

她差点儿哭死!

姜淑桐的手在颤抖,她很快就猜测出绑架孩子的人是姜明启,因为她和孩子说过很多次,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这次他消失得无影无踪,姜明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肯定是熟人,她自然疑虑。

想必,姜明启因为上次报复顾明城不成,这次想到了ken。

而她正好这个关口回来了!

无巧不成书。

她不敢轻易给警察打电话,怕姜明启恼羞成怒,会撕票。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求顾明城。

他财大气粗。

他无论如何,也要救自己的儿子!

姜淑桐把自己的分析告诉了姜历年,姜历年骂姜明启这个畜生,姜家人里竟然有他这样的。

父亲也同意去求顾明城。

于是,当天夜里,姜历年和姜淑桐冒着倾盆大雨,去了半山别墅。

姜淑桐走后,顾明城的世界一片安静。

他眯着眼睛,阳光在他眼前跳跃。

刚才看见她什么都忘了问,她说是姜明启去找姜历年密谋,那么密谋的内容应该是两个人一起告顾明城才是,为什么姜淑桐说只有姜明启一个人告他呢?

姜历年呢?不告么?

难道是因为姜淑桐替他求情?

顾明城闭着眼睛,唇角有一丝很微妙很微妙的笑容:他很想知道,姜淑桐是怎么替他求的情!

虽然他也不需要任何人求情。

但他对她感兴趣,在姜历年面前,她称呼自己为什么:孩子他爸?她男人?

这些词,无端让他心痒!

这几年,姜历年对他的印象极差,要想求到姜历年不告他,并不容易。

……

姜淑桐从顾明城家里回去,就参加了姜雨薇的葬礼。

墓地,姜淑桐偷偷地盯着叔叔铁青的脸,无端胆战。

以前姜雨薇和顾明城的事情,他知道的可能不是那么仔细,不过姜雨薇临死前,都和姜明启说了,姜淑桐觉得很棘手。

她觉得现在叔叔看她的目光都带着毒刺,让姜淑桐如芒在背,毛骨悚然。

她很替顾明城着急,希望他应对得也如他说得那般从容。

姜淑桐只有在心里替他祈祷了。

姜雨薇的葬礼刚刚结束,姜明启就向公安局举报了叶夏黑户的事情,公安局特意查看了顾明城的户籍记录,作为海城的经济命脉,顾明城是不能够随便动的,户籍上明明白白地记录着,叶夏,户主母亲,宣告死亡二十年之后找到,重新登上了户籍。

顾家,清清白白,没有任何经济案件的牵羁,人命官司,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于是,姜明启的匿名举报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如同一块石子跌落在了水中。

姜明启心里憋着一口怨气。

他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盯上他了。

……

刚刚参加完葬礼,姜淑桐便接到了ada的一个电话。

ada很少给姜淑桐打电话的,即使打电话,时间也很短,他从不瞎聊,打电话说的都是正事。

给姜淑桐打电话的时候,德国时间晚上十一点,这个点,ken已经睡了。

ada说最近ken上幼儿园,受到了欺凌。

一听到“欺凌”这个词,姜淑桐的心都要炸掉。

没有哪个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凌心里会痛快的。

如果姜淑桐在德国,心焦的程度或许会差一点,可是偏偏,她现在和ken远隔千山万水。

之所以ken受到欺负,一来,因为ken是华人,最重要的,他来自单亲家庭。

虽然ada也常常去接他,名义上他是ken的daddy,可事实上他不是。

姜淑桐心里乱糟糟的。

ken还有哮喘,他没有在小朋友们面前暴露出来,如果暴露出来了,肯定小朋友们会疏远他,因为他的“另类”。

只是,前两条,异族,华人,姜淑桐没有想到,会严重打击到ken。

她以为她努力工作,给孩子富足的生活,让孩子自信,这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德国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很多。

可是,异国,单亲,哮喘,这三个方面加起来,让ken在德国小朋友中间成为了一个很另类的孩子。

ada又提出了他上次的要求,“姜,我还是原来的意见,如果你心里还记挂着顾,就回国去,对孩子也好,对他爸爸也公平。你心里怨气小。我不是不想让你在德国,相反,我很喜欢ken,这几年和他建立起来了很深厚的感情,只是,你总不能为了你的一己之私,不让孩子见他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