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225米!

鹰掠九天 仲渊2 2403 字 9个月前

尾端改变喷射方向朝下的橘红色高温尾焰,格外耀眼,犹如宝石般璀璨夺目。

作为全世界第一款应用轴对称全向矢量技术的正式服役战机,歼-10d具备往前任何一款歼-10系列都不具备的极佳短剧起飞性能。

轴对称全向矢量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天空,极大程度增加战斗机的机动性能,更能提升战机的起飞性能。

五十米。

一百米。

一百五十米。

滑行距离越来越长,滑行速度越来越高!

处于最佳偏转角度的前缘近距耦合鸭翼,提供的升力迅速上升,主翼面和襟副翼系统表面受到气流影响,开始产生气动效果,提供升力,并配合朝下偏转18°的矢量尾喷口。

二百米!

二百一十米!

二百二十米!

两架处于满油和基础武器方案挂载状态的歼-10d‘火龙’,整机推重比轻松突破1的大关,伴随着抵达二百二十五米关口,左右主翼积累到足够的向上升力,处于起飞临界速度,达到飞行计算机计算的起飞点。

“就是现在!”

周海双眼一凝,右手毫不犹豫拉杆向后,轻松抬起机头。

与此同时,左侧三米之外的歼-10d,就仿佛心有灵犀般,同时抬头爬升,保持极近距离的双机编队起飞阵型,犹如一柄利剑般,直指苍穹。

动作一致,标准规范,没有丝毫误差。

作为一同经历过全面体检的两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配合更为默契。

225米,这是满油轻载状态之下的歼-10d‘火龙’极限起飞距离,为歼-8二型‘长须鲸’超音速战机670米起飞距离近三倍!

从670米跨越到225米,中航工业的航空人用了二十多年,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达到。

在一道道目光凝聚之下,整架012号歼-10d驶过通行道,驶入较为狭窄的滑行道,与前方的009号歼-10d保持安全间隔,前往宽敞而如标杆般笔直的基地主跑道。

时间,上午5:59分。

悬挂于天边的苍穹,似乎更加耀眼。

基地滑行道之上,两架透出摄人心魄气势的战鹰徐徐滑行,聚集着众多人员的目光,成为全场当之无愧的焦点。

此时,光芒耀眼。

此刻,万众瞩目。

“呼叫塔台,这里是祭奠小队,请求起飞,执行四月一日祭奠飞行任务。”

待在009号座舱内的苏鹏,头顶戴着散发耀眼金色的金头盔,双眼凝视前方,透过加密无线电频道,向基地塔台发出起飞请求。

金头盔,象征着空军顶尖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荣誉。

今日,苏鹏特地戴上了往日很少穿戴的金头盔,准备执行即普通而非凡的飞行任务,翱翔于蓝天。

“这里是塔台,祭奠小队,地面风正东,风速2级,无阵风,无侧风,场压1020,准予起飞执行任务。”

位于一百多米高山壁之中的基地塔台内,值班管制员手握无线电通话器,双眼透过窗户凝视滑行道之上两架战鹰,面色郑重,给予最新的详细地面参数和起飞许可:“祝一路平安,飞行顺利。”

“祭奠小队收到,准备起飞,执行原定飞行任务。”

身为祭奠小队指挥官的苏鹏,回应一声,转而向周海命令道:“零,这里是长机,采取双机编队方式,极限距离拉升。”

“零收到,确认命令。”

周海听到这个命令,面容郑重,双眼掠过一抹光芒,注视着锐眼头瞄镜片呈现的各种详细数据,回应道。

获取起飞许可和地面参数,确认命令,予以执行。

转瞬,009号歼-10d先行离开滑行道,转入基地主跑道,向前滑行约三十余米的距离,偏向左侧位置,留出安全间隙,避免引擎的高温气流影响012号战机。

周海右手压杆,脚踩方向舵,操控着012号歼-10d紧随其后,驶离滑行道,没入主跑道,平稳行驶约二十余米位置,靠向右侧,来到与009号右侧约半个身位的距离,精准停下。

共用一条跑道的两架战鹰,保持三米的极限安全间隔。

“零,开始起飞!”无线电频道内,传来苏鹏的命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