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轰炸机制空?

鹰掠九天 仲渊2 2334 字 9个月前

这8架歼-10a,是天鹰军演蓝军仅剩的空中作战兵力,至于两架特别配备的轰-6k,勉强算为空中作战兵力,只能执行对地轰炸任务。

制空这种针线活,可不是五大三粗的轰-6k干的。

轰炸机制空?

好吧,理论上,轰炸机的确能制空作战。

身为空军体系化作战的一员,担任空基武器搭载平台职责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挂载远程空空导弹,待在后方做一个静静的美男子,通过后方预警机传达的目标数据,锁定目标发射导弹即可。

但这仅限于理论上,全世界还从来没有一款轰炸机实施过类似的制空作战任务。

因为,压根就没多大用处。

轰炸机笨重体型赋予的拙劣机动性,在面对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活靶子,容错率和生存性过低,无论是最高时速2马赫的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还是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亦是如此。

在蓝军随机应变做出相应战术部署的时候,特意安排正面机群放缓飞行速度的红军预警机,同样探测到蓝军的情况。

“报告,发现蓝军2架歼-10a,空警-2000预警机,并未发现其他歼-10a。”

主雷达操作员望着颇具科技气息的显示屏幕,具备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根据雷达反射特征信号和敌我识别频率,自动识别民用航班和战机,标记出蓝军空域的情况。

空警-2000战略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范围470公里,空警-500第三代中型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范围475公里,两者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相差无几。

“没有发现其他歼-10a?难道说蓝军发现了什么?不对,就算佯攻部队的机型不对号,可蓝军也无法准确判断我方的意图,反倒会陷入迷茫,应该不会发现第一中队。”

中校指挥长听闻,眉宇微皱,思索一番,下达命令:“继续搜索,等一等。”

“950公里低空突防,希望能够撑住吧。”

周海握着金属操纵杆,目光透过座舱玻璃观察第一中队的飞行情况,默默思索。

400公里丘陵地貌低空突防,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还有300公里大别山陌生复杂地形低空突防和250公里的平原低空突防。

总航程达到950公里!

距离如此之长的低空突防,周海倒没什么,早上就餐补充能量之后,只要燃油足够,机体不出现机械故障,他可以连续低空突防一整天。

可第一中队五名队员却不同,这次低空突防任务,对大家而言绝对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

六架满载武器的新老猎鹰,如同无形的幽灵杀手,保持紧凑队形,飞跃起伏不平的丘陵地貌,掠过触目惊心的沟壑裂缝,迎着悬挂于东方天边的骄阳,隐匿于城市和大自然散发的浩瀚电磁波世界中。

三十五分钟之后,绕路的第一中队,悄然且安稳跨越四百公里的距离,没入陌生复杂的大别山区,如同尖刀,直插550公里之外的蓝军心脏——衢州空军基地。

与此同时,由北向南的正面主要战场,蓝军凭借陆基大型对空探测雷达,以及空基预警平台形成的空地联合预警体系,率先发现红军机群。

“报告,发现红军机群,方位正北,数量14,距离350公里,高度1200米,航速600,雷达反射特征显示为2架l-15,3架l-15a,5架山鹰b,4架山鹰a。”

天眼一号战勤组女操作员‘红狐狸’,面容郑重而严肃,背脊挺直,当机载设备屏幕显示探测信号和数据后,立即报告道:“此外,在470公里之外,发现红军预警机,高度8500米,航速550公里。”

“14架?红军作战兵力变化,立即向蓝军指挥部汇报此事,询问意见。”布满各种机密电子设备的宽敞机舱内,肩膀扛着上校军衔的任务指挥长,听到红狐狸报告的情报,眉宇微皱,正色道:“看来红军之前隐藏3架参演飞机,或者说这是3架护航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