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第147章 痴儿求索思佳人

鸾翔九天 云城九少 4381 字 11个月前

然而一边是心头宠爱之人,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另一边则是无干紧要甚至多次僭越的异心臣子,后者自然是被首先选择牺牲掉的那一个——或许也不算是无辜的牺牲,这种种罪行加起来,也是该当落得这般下场。

但是二皇子党在朝中占据不少势力,苏贵妃在民间的声望又极高,若是将这些事情如实捅出来,如今尚算平静的朝中只怕便会被闹得天翻地覆。

所以为了将危害降到最小,为了不让皇族为人所诟病,所有的罪责便必须要由靖宁侯府来承担。

恰逢此时,曾经已然被兼并的北族余孽渐起,渗透出欲要复国的企图,这才有了靖宁侯府通敌叛国的罪名。

但这并不代表,苏贵妃和二皇子便可全身而退。

“为了再次警告苏贵妃和二皇子党,陛下不避华硕与靖灵郡主的婚事,让他负责查办这件事。这样一来,堵住了他求情的出路,反倒让他亲自动手,将这已然盟约的盟友和曾经的岳父送至终途,伺候必然会让一部分二皇子党心生寒意——陛下这一箭双雕之计,实在太狠太利落,却也着实巧妙。”

安国侯捋了捋胡须,抬眼望着自家儿子:“所以你说,在如今这关键的时刻,你去求情,会怎么样?而靖宁侯自己的所作所为,又是否值得你这般?”

赵亦虽救人心切,关心宁莲的安危,但是却并非是非不分的混沌之人。

听完这些话,他也明白,若是换做自己,也定然不会放过靖宁侯,可是……

抬起头来,带着几分祈求,赵亦看向自己的父亲:“可是,爹,宁莲是无辜的。这一切都是靖宁侯的过错,宁莲什么都不知道,更不曾参与其中,能不能求求陛下,放过宁莲,好不好?”

“斩草不除根,必生后患,你这又是何必?陛下虽平和好言,但在这些事情之上,是从来决绝狠厉的,你莫要拂逆鳞而上。”安国侯好心提醒。

十几年君臣,对于晋帝的性格,没有人会比安国侯更熟悉,更明白。

“爹,宁莲是孩儿欢喜之人,亦儿活了这么些年,从未欢喜过任何一位姑娘,可是如今却欢喜宁莲。您和母亲鹣鲽情深,当年皇祖父不照样不看好你们的婚事么?若不是母亲的坚持和争取,若不是您不曾放弃,便不会有今日的我。所以父亲定然比旁人更懂亦儿的这份心意,所以孩儿求父亲成全。”赵亦跪在安国侯面前,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与诚恳。

听着赵亦的话,看着他端正的跪礼,安国侯颇有动摇。

当年自己和平宁的婚事,确然可以说也是被万人阻挠,可是幸而他们坚持到了最后,这才有了如今十几年的恩爱相守,所以对于儿子的这番话,他也着实有成全之意。

可是诛九族的旨意,是陛下的意思,又要如何,才能独让宁莲躲过此劫呢?

静言沉思,安国侯仍在思索,但赵亦等候许久,却得不到父亲的答案,只当父亲仍旧不答应,因此咬了咬牙,道出一番令安国侯差点要大骂的话来:

“若是陛下可以放过莲儿,孩儿愿意带着她隐居世外,哪怕是再不踏入晋国都可以。若是陛下不愿放人,那孩儿便只能劫狱或是劫法场了!”

“父亲!靖宁侯不会谋反的!”书房之内,少年人满面焦急地走来走去,望着案几之后坐着的人,心急之下只来来回回的念叨着这一句话,“这其中定然有什么误会,靖宁侯不会反的!”

“为什么不会?又会有什么误会?!眼下所有的证据都在此,陛下抄家问斩的圣旨也已经下了,铁板上钉钉的事儿,你又从哪里来的自信,觉得他不会谋反?”案几之后带着几分虚胖的中年人伸手用力敲着面前的案卷,一改往日的迷糊混沌,一双眼睛灼烁清明,看着自己昏傻的儿子。

“那是华硕那小子伪造的证据!根本不是真的!”一怒之下,少年人扫掉着上的案卷,纸片散落一地时,他的声音穿插其中,“宁莲说了,那不是真的!”

“宁莲!宁莲!你堂堂安国侯世子,为何眼里就只放得下一个宁莲?!你可别忘了,她不仅仅是靖宁侯府的郡主,不仅仅宁家的女儿,更是与华硕有婚约在身人!就算是如今陛下撤了两家的联姻,也轮不到你的头上!”

“这不是一回事!孩儿是欢喜宁莲不假,但却也不至昏聩至此,不至到了是非不分的境地!”赵亦着急甩袖,上前几步,绕过案几到了安国侯身边,“您想想看,宁氏一族乃是北族招安而至,如今北族已然国灭,靖宁侯若是真的想要复国,当初又为何会被招安,又如何会投向我晋国?且不说陛下待他与敬王等同姓王侯无异,更从他这近十年来安分守己,不等当初我晋国虚弱时下手,如何会等到如今国力日渐强盛却以卵击石?!北族余孽当初便与靖宁侯不合,他们如今又怎么会走到一处去?!这其中如是多的疑点,为何不再仔细查一查!”

“查查查!这件事陛下既然交给二皇子,分明就不想给靖宁侯任何活路,难道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你说的这些朝中哪个人不懂?!可是又有哪个愿意出来说句话?!靖宁侯亵渎苏贵妃,他自己犯了陛下的忌讳,是陛下想要他死!谁敢拦着?!你怎么到现在还不懂,这如今根本不是证据不证据的问题,就算没有证据,陛下的意思就是铁一般的证据!”安国侯气急,终是猛然一拍桌子,将这件事最不可说的地方道了出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根本不关证据与否,不关真假与否。

“所以说白了,还是因为苏贵妃,还是因为华硕对不对?因为他看不上靖宁侯府这门亲事,所以费尽千般心机,甚至苏贵妃连自己的连面都不要了,就为了辞掉这门亲事对不对?!既然这样我去求陛下,我去请旨娶宁莲!不用他们再动任何心思,再耍任何手段!”赵亦气急而笑,便要摔门而出。

谁曾想,却被安国侯抢了先,堵住了房门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从小到大,爹从来都宠着你惯着你,你做任何事爹都依你,可是这一次,爹却非得将你打醒!”望着被自己一巴掌打得坐在地上的爱子,安国侯纵然满脸不忍与悲戚,但更多的还是怒其不争的失望与心疼。

“你当事情真的那般简单?!你当靖宁侯府真的就那样干净?!”安国侯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也不管干净与否,就那样直接坐在了赵亦对面的地上,“既然你要与我讲道理,那爹今天就陪你讲讲道理。”

“当年靖宁侯宁涛降于我晋,反身攻北族的时候,陛下赐他靖宁侯之位。同为异姓公侯,你当知道从规制而言,靖宁侯出行的车驾与宅邸是什么规格。我们赵家自太祖时便是从龙之臣,深得陛下恩宠,你的母亲更是先帝和陛下疼爱的公主,可我赵家何曾僭越分毫?你母亲可曾僭越分毫?然则靖宁侯府如何?我想不用我说,前些日子你随送聘礼之时,定然也有所了解。旁的莫论,便是靖宁侯府那一湖半山,便已然过了规制,更罔论他府上的碧玉金辉。”

赵亦没有说话,可是他却不得不承认父亲这话没有说错。

自古以来,尊卑上下的等级规制,以及不同品级官员王侯的行止都有明确规定,单凭这一条僭越之名,便足够治罪。

但没有不吃米的老鼠,自然也没有不逾矩的王侯。

只是很大程度上,往往会因为族亲关系,或是君臣之间不言而明的某种默契,皇帝往往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计较。

——这是在没有触怒陛下底线的情况之下。

所以纵然知道这话说的正确,赵亦却还是觉得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