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第123章 适逢少女乃为谁

鸾翔九天 云城九少 4510 字 11个月前

看来此行不虚。

果不其然,那小二很快地便将水添好盛上,趁着在小炉上蒸煮的时候,细细地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那小姑娘的事情一一道来。

说到最后,似是想起什么,他这才一拍脑袋道:“瞧我这记性,差点给忘记了!小兄弟!我想起来了!这小姑娘其实是露过一次面的!”

“你记得她长什么样儿?”鸾歌一听这话,忙不迭道。

从那小二方才所说的话中,她大致了解到那湖蓝宫衫的女子的情况。

这女子来西山郡已有一月有余,平日里出手并不寒酸,可见其身份非是一般,但是奇怪的是她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或者可以这样说,平日里见到她的时候,都是她一个人出门,而且住的客栈经常换来换去,好似在附近几个镇子上都曾住过店,但是要说住的最久的,还是平安镇。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和鸾歌一样,以为她是很什么富贵人家的女子,因此难免心中好奇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敬意来,远观而不敢亵玩。

直到有一次,有人看见那女子和男子夜间同行,甚至同往一处去,便开始怀疑这人并非面上瞧去那般正经。

尤其是在被发现,与她夜行之人和是不是送东西与她之人全然不同的时候,便有流言传出这女子乃是流姬之说。

这流姬,乃是流妓的同音叫法。说的好听,但实际上是对那些私下卖身娱人的女子的称呼。

在青楼楚馆中,上有老鸨经营主张,各种声色营生都在一处,这是所谓的青楼妓子;但是也有一些风流之人,不愿意上面挂着抽成喝血的老鸨,想要自己干这些营生的人,所以便有了流姬。

而因为向来声色营生都与诸方势力有联系,才能在一处地方长久的经营下去;这也就导致那些流姬想要单靠自己,上得担心为楼妓老鸨所不容,下又得避免雇主跑单,所以常常在各处流利换地方搞这些营生。

这也是“流”字的由来。

说到那女子被人误认为乃是流姬,但是因为那般身份,谁也都不敢第一个前去打探,直到有一次。

“不是我见过,是有人见过……那好似还是在半月前……对,没错,就是半个月前。”那小二回想着,点了点头自我肯定道:“据闻那女子午间同一男子在客栈用饭,吃饭期间曾经取下面上的纱巾,露出过那张脸来,好似被一个外乡人见到了。”

“外乡人?”鸾歌皱了皱眉,这可要怎么查,“那后来呢?还有没有其他的人见到?”

“这我就不清楚了……”小二摇了摇头,不过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尽心尽力,又道:“我还是先跟客官您说说后来的事儿吧。”

“好。”鸾歌点了点头,继续听了下去。

“不是说那外乡人瞧见那女子的容貌了么?听那人说这女子长得极是好看,所以才跟身边的人打听这女子的身份。旁边的人一听,好嘛!正巧不知道这姑娘是不是流姬,偏生撞上来一个傻子。”

“所以就有人跟他说,那姑娘乃是流姬,由着那外乡人上去闹了?”鸾歌接过话头,带着几分讥讽问道。

“嘿嘿……小兄弟你猜的可真准……”那小二一改方才眉飞色舞的模样,带着几分不好意思挠了挠脑袋,似是觉得当着鸾歌的面说他“心上人”的坏话的确不怎么厚道。

然而这么多年的机灵劲儿,让他转声改了口,好似救人的是自己一般:“不过您放心,她身边那名男子出手拦住了那个外乡人,还将他狠狠地揍了一顿呢!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人敢惹这位姑娘了……可是在这之后,那姑娘好像也消失了一段时间,有人说在其他镇子上瞧见过,但是却不知如今什么时候又回到咱们平安镇来了……要不是最近朝廷特使来到咱们西山,只怕还有不少人留心这位姑娘呢……谁曾想如今大家的目光都放到特使身上去了。不过这也好,那姑娘能少听一些流言蜚语……”

鸾歌的眼睛眯了眯,似是想起什么,已然陷入沉思当中,只剩下那小二的自言自语。

然而让鸾歌不曾想到的是,入耳种种,皆是今日朝廷特使来西山之事。

是啊,她怎么忘了呢?

比起诸般家常细碎,如今甚嚣尘上的事情,便是眼下二皇子一行已至西山。尤其是午间在街上停留的时候,还闹了那么一出,在如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这支特使队伍的时候,大家又怎么会将话题引向别处呢?

想到这里,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是太着急了,当等上一两日,让这件事先冷却些再出来的。

然而已经点好了茶水,她便也只能等上一会儿再离开了。

可是就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却听到了自己。

“据说这女子乃是特使队伍中唯一的女子!身份可是不一般的很呢!”有人低声唏嘘。

“谁说是只有一个女子?明明是两个!还有,那人的身份能有什么不一般的?没听那小侯爷说?那小姑娘只是自己的兽医,偏生你们说风就是与这般胡乱猜测。”有人并不相信。

“两名女子乃是一主一仆,这事可以悦来客栈的小二亲口说的,不会有差。再者了,你见过哪家的兽医能独坐马车之中——特使大人还只是顶着日头骑马呢!”先时那人辩驳道,“要我说啊,那小姑娘分明就是小侯爷的小相好,这次出门太过寂寞,所以专门带着取取乐儿,不然哪有主子纡尊降贵随着仆从一道住的?”

“这……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

诸如此类的八卦之声不绝于耳,鸾歌强忍住怒火,才没有站起身来教训那几个满口胡诌的人一通。

只是啜着杯中的君山银叶,从最开始的小口细品变成后来的一饮而尽,浑似一个牛饮的外行,却仍旧让她无法压制住心头的不悦。

不到半个时辰,茶壶中的茶水已然被她饮尽,却啜之无味。

鸾歌眉头紧蹙,将杯子顿于桌上,正待愤然离去,却在起身的那瞬,看到楼下一抹绮丽的身影。

那人着湖蓝色裙衫,只一眼看过去,便能看出那乃是上等的蚕纱丝所做。

在安阳的这些日子,作为女子的本能,她对于晋国布料已经很是了解。

这蚕纱丝虽说是晋国特有的布料,但却只在北晋边界生产,虽然比不上锦云纱、云幕遮等安阳贵族特供的布料,但是能穿蚕纱丝做成的衣服的人一定非富即贵。

尤其是在距离北晋算是极远的西南之地,更是显少见到蚕纱丝。

不仅仅是因为制作蚕纱丝所需要的干燥环境西南之地难以具备,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西南接近苗疆,多年来的融合贸易之下,这些地方的服装早已兼备中原与苗疆融合的特色,而与那女子所穿的服饰风格全然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鸾歌会留意到那女子的原因。

因为她所穿服饰,乃是中规中矩的晋服,与满大街外罩绣襦纱衫、内着露脐裙装的西南服侍全然迥异。

这一路行来,除却自己一行从安阳赶来的队伍之外,鸾歌还不曾见过其他这般穿着的人。

鸾歌心中生疑,正欲找人相问,恰逢小二见她起身欲走,巴巴地上前来准备收拾桌子,因此一个顺手,便被她唤至窗前,指着楼下那人问道:“小二哥,你可知那小姑娘是谁?”

她今日乃是一身短打,临出门前又有意地在面上涂抹几番,瞧上去虽然依旧气质高华,但却俨然是一个俊俏小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