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第115章 袁门相访见贤人

鸾翔九天 云城九少 2607 字 11个月前

而后但听那袁既明道:“家父早知几位要来,本想亲自来迎,然而前些日子大夫刚诊断出老人家身子不适,这才让既明出来迎客,若有怠慢,还望海涵。”

“袁大老爷说的哪里话?后生晚辈路过灵州,因心生敬仰前来拜望老先生,本就因叨扰老先生而愧疚,哪里就还敢累动老人家相迎?否则若是传讲出去,只怕这灵州府半天都容不得了。”华硕客套开口,但言语之间所流露出的谦卑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尤其那最后一句,只怕并不似作假,也非是玩笑之语。

而袁既明在闻说这些话的时候,不仅没有客套,反而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而后便对着众人作邀道:“几位旅途劳顿,不入先入府我们再叙,家父正在客厅等候。”

“有劳袁大老爷。”华硕点了点头,笑着迈步上前。

而袁既明则是等到众人包括鸾歌都进门之后,这才收了作邀的姿势,再快步上前几步在前面带路。

鸾歌注意到,不仅仅是华硕,就连平时聒噪多言的赵亦,此刻也是容色严肃,似是朝拜一般虔诚。

鸾歌心中的好奇越来越重。

能让眼前这二人如是谦卑,能让整个灵州都如是推崇的袁家,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而这一代的袁氏族长袁怀琰,又是怎么样一个人?

正在她思虑之时,觉察到一道温和如清水般的目光。

抬眼,正是前面的袁既明。

诚挚、温情、明明是带着几分好奇与考究,却让人感受不到失礼与冒失,反而似是一种关怀般的问候。

鸾歌第一次生出这样的感觉。

这还只是一个眼神而已。

今晚之行,还真是让人越发期待了。

若说安阳因为是国都的缘故,成为整个晋国最繁华的地方;那么灵州,则是因为名士辈出,而成为西南之地最为让人神往的所在。

而这里最出名的名士,便是晋朝开国以来第一位丞相,袁氏一族的子孙。

自开国以来,袁氏一共出现过三位当朝丞相,甚至有言道:“文曲垂怜袁氏门,命定成相辅晋魂。”

长久以来,一直是长盛不衰的贤良清流。

然而袁氏一族先祖既然能有治世之能,自然也有独到的眼界与先见之明。

自从出了第三位丞相之后,当时的袁氏一族族长,也是第三位丞相袁向松大人急流勇退,宣告子孙后代再不入朝为官,从此袁氏一族只作平民,不干朝政,若有违背者,当不再是袁家子孙。

此令一出,莫说是当时醉心治世之道的袁家后人,就连朝野上下和普通百姓,都被袁向松这毫无缘由的决定震慑,甚至还为此闹出许多事情来。

许多袁氏旁支,因为族长之言仕途被断,毅然脱族改姓;也有袁氏兄弟妯娌因为子女不能入朝为官,而因此与袁向松撕破脸皮……如是种种,闹到最后可谓是百态皆备,丑相尽出。

也正是因此,让外人真实地看出经历三朝宰相之后的袁氏一族,其族人的品性德行已经败坏到何种地步。

平日里披挂着袁氏的皮囊,皆是谦谦公子温润如玉的好儿郎;一旦关涉到利益牵扯,便悉数化作恶虎豺狼,六亲不认。

袁向松没有解释,但不管是百官与民众,又或者是当时的皇帝,都不再劝说袁向松。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肯定了袁相的不任人唯亲和对国对君的赤诚之外,也是对于那些在这件事上暴露本性的袁氏后背深深地失望。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在懂得这一点的袁向松知情知趣地主动请求告老还乡时,皇帝毅然准许,并特令在袁相要回返的祖地灵州为之建宅,以示敬重。

但一门三宰相的传奇,到底是有其真正的内涵与见证在,而袁氏本族子孙也的确有过人之处。

定居在灵州的袁氏本族,确切地说,是袁向松这一支的后代,虽说明确再不入仕,但其在文才德智之上的能力,还是得到了灵州乃至整个晋国的承认和认可。

尤其是百年来,袁氏出过数位大儒,却都坚守祖训不入朝为官,更是让人为之叹服。

乃至今日,袁氏仍旧能够在晋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那是不同于朝野谋算,不同于商贾富豪,完完全全因为德才而让人新生敬佩的存在。

而今天刚抵达灵州,众人在收拾妥当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袁府拜望袁氏这一代的族长,袁怀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