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落从来不允许麦冬私自离开济世堂,因此他全然不知鸾歌的身份,想搞跟踪的想法也这样泡了汤,最后还是无落发现后,对着他警示一番,他才有所收敛,不再追来问去。
可是谁曾想,鸾歌后来居然主动说了。
麦冬一听鸾歌在三皇子府里住着,登时就炸了:
“我说你住在皇子府里,都搭上皇亲国戚了,这样尊贵的身份干嘛不好好的吃香喝辣?非得赊着债在济世堂跟我抢大肉吃,安的是什么心思?”
“我可从来不曾记得我有吃过济世堂的饭。”
鸾歌乜斜了他一眼,纠正道。
因为每日实在太闲,放工的时间又早,所以她一日三餐都是在三皇子府度过,午间回去甚至还能睡个好教,哪里有像麦冬说的那样,跟自己抢东西吃。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拿着扫把扫地的大柱也不由愣愣地道:
“我刚来的时候,麦冬也是这样跟我说的,可是我从来都只吃蔬菜。”
大柱的话说完,鸾歌扑哧一声笑出来。
看着眼前这个顶两个自己大柱,实在无法想象这样魁梧的他居然只吃蔬菜。
“不是吧?你不会骗我吧?”
笑声停下来的时候,鸾歌朝着大柱问道。
“大柱,大柱不喜欢吃肉的。”
大柱急切的认真道。
麦冬瞧着他这幅啥样,挥了挥手,不耐道:“不吃肉就不吃肉呗,有什么好强调的,好似怕人不知道你光吃蔬菜都吃地虎背熊腰一样。”
直到这个时候,鸾歌才相信大柱所言是真,然后对济世堂里的这些人生出越来越多的好奇:
麦冬瞧着虽是一个嘴硬毒舌的,可是他的账算极好,济世堂内甚至连算盘这种东西都没有,而且他有的没得总是觉得别人老爱和他抢什么大肉米饭;、
而大柱瞧起来憨憨的,整个人又魁梧健壮,按道理应该吃的很多,可是他却是几个人里吃的最少的,而且经常拿着扫把在院子里扫来扫去,哪怕并没有什么东西,可是他还是会不停地扫,如同一个魔怔的傻子。但是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却又能听懂,又不像一个傻子;
后门口那个看门的张伯,瞧上去普普通通,可是那一双眼睛,却并不是普通老者那种昏聩浑浊的样子,反倒时不时的透出几分精明来,而且有时候自己在院子里晒药材的时候,老会觉得有人在暗处盯着自己,可是等到她一回头的时候,却又发现不了人;
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这济世堂有些莫名地古怪,可是因为无落对她出乎意料的特殊,这让鸾歌的好奇心也越发的重,但是防备之意,也越来越浓重。
将这些事情告诉给舒阳之后,他建议自己说明自己是跟着远亲客居三皇子府,不必隐瞒。于是当天她就将自己的身份是何,按照舒阳所说,对着众人说了。
那种窥视敢当天没有再出现,但是鸾歌还是有些惊弓之鸟。
所以方才无落靠近她的时候,她才会反射性地直接将袖中的银针祭出,就要开始动手。
好在最后险险止住,没有酿成大祸来。
“你在想什么?”
看着鸾歌盯着自己的衣角好久,动也不动的样子,无落不由出声打断了她的思索。
“哦,没什么,就是在想一会儿回去吃什么好。”
鸾歌随便找了个借口遮掩,无落自然不会信,但明白她不想说,也不强求。
而是道:“若是不介意的,要不我让厨房送几样小菜过来与你?从中午到这个时候,也有三个多快四个时辰了,饿得有些久,你先先垫一点?”
以为内鸾歌说了晚间不会在济世堂用膳,因此厨房那边根本没有准备多出来的饭,所以这也就意味着,鸾歌若是吃了,那无落自己就要饿着肚子了。
“不用了,我还不是太饿。”
鸾歌婉拒道,然后看向大门外。
“小安国侯赵亦在西山的事情,你知道吗?”
无落的声音再次响起,却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来。
听到这声音,鸾歌回过头来,蹙眉道:
“赵亦怎么了?你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如今整个安阳城传地沸沸扬扬的小安国侯西山遇刺之事,你没有听说过?”
“怎么了?”
听到这一声喷嚏,华无落拿下放在面前病人手腕上搭脉的手指,转头问她道。
“没事,可能是药材味太浓了吧,有点呛,过一会儿就好了。”
将手中写好的药方递给那位病人,鸾歌用食指揉了揉鼻子,然后猛地吸了吸,然后面朝华宸,又吸了吸道:“看,没事儿了。”
看到她如同小狗一般吸着鼻子的样子,无落不由失笑,却还是伸出手,对着鸾歌道:
“手给我。”
“干嘛?”
鸾歌心生警觉,这家伙一诊百金,她可是再没有钱给她还债了。
似是看出鸾歌心中的顾忌,无落嘴巴憋了憋,然后眼睛朝着周围等待诊治的病众扫了扫,带着半大不小的声音道:
“今儿个是初一,义诊不要钱,而且你是写方子的,病了并能帮我写字是小事,若是伤寒之类的,传染给别人可怎么办?”
众人一听这话,连忙应声道:“是啊是啊,小丫头不要讳疾忌医,身体不舒服还是得尽早看才好的快。”
“是啊,还是先让无落大夫先给你瞧瞧吧,我们不急,不急的。”
急诊最前的那个人明明面上已经发白,却似是被无落方才说的那句话给唬到了,将临到自己跟前的机会都先让给了鸾歌。
鸾歌一看无落,虽说那那面具之下只露出了半张脸,可是她怎么瞧怎么觉得这人是满脸幸灾乐祸看好戏的神色。
她瞪一眼无落,然后闷闷地将手腕放到无落面前:“呶,看吧?”
“好。”
无落点了点头,果真伸出手指来,搭在她手腕的脉搏之上,认真地探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将手放下来,似是舒了一口气道:
“没什么大碍,许是真的呛到了。”
“……”
鸾歌霎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收回手腕拿起旁边的笔,看向周围的病众,却发现他们似是高兴非常,竟然比自己还紧张,甚至有人还重重的松了口气。
难道这些人都看不出无落是故意的么?
鸾歌突然有些气馁。
就在这时,耳边有声音继续传来,她惯性的提笔住准备再写,却听到那声音说出的不是药名:
“麦冬!去后院搬一架屏风来,挡在药剂处和问诊处之间,还有取药的时候小心些。”
鸾歌突然有些呆愣。
这是怎么回事?
济世堂前堂正是因为前后通畅,所以通风好,以致在这样闷热的夏日,挤进来这么多的人还不会觉得闷。
可是若是在药剂处和问诊处之间架起屏风的话,这屋内的通风便要受阻,虽说两处就此隔开,气味药尘不会乱散,但是却会让人热的受不住。
好端端的,无落做什么这样想不开?
正想着,鸾歌突然明白过来,面上不由觉得有些热。
难道因为自己因为呛到了打了个喷嚏,所以无落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带着几分不可置信,鸾歌看向无落,正要开口,却见他已经开始搭脉问诊,开始说起药名来。
无奈之下,她只好奋笔疾书,快速的将药名和剂量一一记下。
病众人数太多,无落诊脉不停,连带着原本就有些沙哑的嗓子更加的喑哑,却连喝口水的功夫也顾不得。
鸾歌忽地想起自己刚进城那日所见长龙般的队伍。
原本以为当时那人就已经很多了,可是这会儿无落经手治过的人已经不下百个,可是眼前的长队仍旧是瞧不见的尽头,让人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鸾歌这下子终于明白为什么济世堂平日里那么闲了。
因为本来该是每一天生病了就该看诊的人,全部积攒到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两日。
相当于一天之内,无落要看积攒了半个月的病人,而且十五一次的周期,给了更远地方四邻八乡带着自家患了病的亲人赶赴安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