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忆昔伏羲兮问天意

鸾翔九天 云城九少 2900 字 11个月前

那主事还说,这次雷电定然不是普通的雷电,能将整片桃林摧毁可见其威,这番定是因为有人做了天理难容的事,这般让苍天也开始震怒了,甚至到了直接降下天雷的地步。

这钦天监虽然不是云阳山一样正经的术法一门,但对于这等基本的常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只听他继续道:“倘或这天雷降在他处,威力可远远超过现下不知多少倍,好在宫中有陛下的龙气,这才让众人得以保全!”说着,只见他朝着晟昭帝跪拜而下,行了一个大礼:

“吾皇万岁!庇佑我大楚子民!”

老头没有注意到,在他说出“天理难容”“苍天震怒”的时候,晟昭帝的面色突然煞白,身子也微不可见的摇晃了一番,直到听到他最后那句“陛下的龙气”,晟昭帝才面色稍霁。

老头伏在地上,好久都没有听到一句话,大殿中安静地掉根针都听得见。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在老头怀疑晟昭帝还在不在的时候,只听上方传来一句叹息:“那……可有破解之道……”

“回陛下,”老头闻此,身子一震,连忙开口:“当年函渊帝在位时,南方暴雨三月,造成流民百万,最后函渊帝向天请罪,对着天下人下罪己诏,至此,雨灾方解。臣以为,陛下可效仿之,百姓若是知道陛下为了天下人,这般忘我,定然感恩戴德,铭记圣恩!”

这番话,早在他来之前的路上便已经想好了,原本看到那道天雷,他便知道定会得到晟昭帝的召见,原本他应当当时就来觐见,但是他毕竟区区凡体,也是害怕这天雷危及自己,这才迟迟不来,直到皇帝身边的人找来。

他这话也说得巧妙。

函渊帝是大楚历史上有名的圣君,不管是他征战御敌还是仁政爱民,光是他曾下罪己诏一事,便多为天下人称赞。

自古以来,帝王都是神秘的存在。天之子,得天授意,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而像函渊帝这般磊落光明、毫不畏惧他人言,为了百姓向天请罪的行为,需要的是十万分的勇气!

如今他用晟昭帝来比函渊帝,便是将他和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圣君等同,这是莫大的尊荣。

事实上,他能想到的办法也只有这一个,天雷降下,不偏不倚落在宫中,定是因为宫中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小人物又怎么会让苍天震怒?唯一的结论就只有皇帝之错了,在他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皇帝下罪己诏,来向天请罪。

但是这话说出,他还是忐忑万分,罪己诏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啊!若是皇帝震怒,他定然无法活着走出这大殿。

就在他担忧之时,却听上方传来晟昭帝淡淡的声音,他悄然抬眼望去,看到晟昭帝面上若有所思:“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有事朕会传召。”

何等求之不得!

老头闻此,即刻从地上起来,快步退下。

千年前中州大乱时,云阳第一位先祖在那一战中所展现出的通天神力,直接奠定了云阳后世千年在中州大陆长盛不衰的不凡地位。

只是,那次大战之后,中州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之中,天道轮回更替自然,并未有什么毁天灭地的物事出现。再加上云阳一脉因为后代骄傲于先祖的功绩,也逐渐松怠。

到了最后,云阳后人对于伏羲鼎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认知,那些传说中的力量,却是从未得见。

估计就连檀越本人也不知道,伏羲鼎实际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更不知道这只有一个酒坛那么大小的伏羲鼎,内壁上竟然有这么高深贵重的东西存在。

想来也是,多年来,伏羲鼎一直被用于毁灭神识,它的厉害之处让人闻风丧胆,用于固魂之处却是鲜为人知。

而檀越死马当作活马医,根据那些古籍的记载为她锻造魂灵,因为是这么些年来第一遭,所以救治鸾歌的过程也是他不断试炼的过程,但是只用了十年也说明他对得起自己云阳三百年来最聪慧山主的名声。

但是话又说回来,若不是第一遭,按着伏羲鼎的神力,也不会只是固魂便让她在鼎内待上十年之久。

最多,不过日。

鸾歌叹了一口气,坐在妆台前,看着铜镜里那个浅绿衣装的女子。

双瞳若剪水之秋,乌黑汪澈,清亮过人,若是气色再好点,面颊再圆润点,五官再长开点,那可真是一个活脱脱的大美人了。

随着她伸手抚上鬓角的银丝,秀发随着她指尖的移动,那原本经舒阳施法已然乌黑的发丝一点点显现出原本的银色。

鸾歌双瞳空然,只是面上却有着浓重地化不开的悲伤。

不为自己,而为梦中那人。

伏羲鼎中说,金鸾之身需经三道天雷之劫,才可最终成就。凡金鸾者,可窥天道,神力无边,不死不灭。

当然,这是要经过三道天雷。

鸾歌其实这么多年来心中一直有恨的,她恨的不仅仅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她更恨这天道无德,不曾惩恶扬善,却欺善怕恶,所以在伏羲鼎中她便牢牢记住了这一条于她来说最好成就、也最快成就的道路。

她只是想看看,这朗朗乾坤是否真的这般腌臜,她也想看看,这所谓天道,是否真的配让那么多人为它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