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言笑话毕兮及神器

鸾翔九天 云城九少 2564 字 11个月前

听到这声,他回过头来:“阿姐?”

“今儿个天不好,屋里光线也暗,若是读书习字记得让人多点几盏灯,不过阿姐更乐意你好好睡上一觉,好好休息,这几日你太用功了,累着身子阿姐会心疼。”

当是有什么事,回头一听到鸾歌这句话,小衍脸上顿时开出一朵灿烂的花来:“阿姐放心,你且休息,小衍去了。”

门关上之后,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似是有人说话,鸾歌仔细听去,竟是听得一清二楚。原来莲心回来了,小衍吩咐她下去休息,又嘱咐她自己正在休息,不要让人来打扰。

这时鸾歌微微有些诧异,自己的听力竟然变得这么好!

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一副山水画上,竟是将那画卷上的内容看得一清二楚——不管是左侧题着的蝇头小楷,还是河边垂柳的细枝新芽。

鸾歌万万没想到,这次死里逃生,自己竟然变得耳目清明六识过人!

其实这些应当是在料想范围之内的,但是真的亲身体会到,她还是无法置信。

在伏羲鼎中那十年,她在鼎的内壁看到了一些修习的术法和一些上古的箴言。当然,最让她难以忘记的还是刻在鼎口四周的禁咒。

正是因为那些禁咒,她在失控时才不能离开鼎内;正是因为那些禁咒,她在鼎中的十年需要时时忍受那种如同骨肉剥离般的痛苦;也正是因为那些禁咒,她原本散乱的六魂七魄才能被重新聚拢。

当然,也是为了躲避禁咒,才让她一直待在鼎底,才让她看到了刻在鼎底的上古术法。

这些,是连檀越本人也不知道的。毕竟谁能想得到那宛若酒坛大小、看起来与一般烹食的鼎毫无差异的伏羲鼎内竟是如同深潭一般,内里的空间竟是丝毫不比整个楚国皇宫小多少呢?

不过其实也很好理解,上古时期一共传下三件神器:云阳山代代相传可煅魂灵可灭神识的伏羲鼎、海外蓬莱岛可御万兽的悲鸣琴、还有就是在千年前中州大乱时被圣人封印的能窥天命乾坤镜。

因为乾坤镜太过逆天,在被封印后,圣人引得三道天雷将其劈裂,自此上古三器只有伏羲鼎和悲鸣琴传于后世。

而悲鸣琴一直为海外踪影飘渺的蓬莱一族所有,随着蓬莱的日渐神秘,悲鸣琴也逐渐不知所踪。

至此,三件神器只剩下为云阳一脉所有的伏羲鼎。

二人正自喃喃,想着鸾歌会去哪里,这时突然看到她从屋内出来,都吃了一惊。

小衍上前几步,将鸾歌推回屋内,头也不会对身后的莲心道:“莲心,你去甘泉宫回了母妃,就说阿姐回来了,让她别担心。对了,顺便把门关上,阿姐刚起,外面寒气太甚,容易受凉。”

“是。”莲心轻应,在外面将门带上。

“莲心,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外面风雨这么大,回来之后好好休息休息。”就在门将要关上的时候,鸾歌突然开口。

闻言,莲心关门的手顿了顿,刚要开口,但到嘴只有一声:“诺,莲心谢公主恩典。”

小衍强行将鸾歌推进屋子,然后自顾的坐了下来,开口就嚷道:“阿姐,你可真是吓死小衍了,我还以为你从母妃那里还未回来,想着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让人去问,却说你早已离开了。”

“咦,你怎么知道我去了皇后娘娘那里?”鸾歌奇道,岔口问他,如是她没有记错,皇后好像是将这件事瞒着小衍的。怕小衍多心,她又道:“我记得我出门时,你还在屋内读书呢。”

“哦,那时候我出来如厕,刚好见你和母后身边的婢女走了。”小衍浑不在意道。

“是啊,就去了一会儿,娘娘和我说了会儿话,便让我回来了。”鸾歌放下心来,轻轻一笑,帮小衍理了理衣服,道:“我回来的时候风正大,院子里又没人,我想着你正在看书,怕过去打扰便直接回屋里睡觉了。”

“这样啊,就说莲心怎么找不到阿姐。”小衍点点头,转口道:“小衍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过今日这般l风雨,刚才打雷时候小衍心中很不安,字也练不下去了,待雨势稍微小了点儿便让莲心出去找阿姐,可谁曾想阿姐居然早早就在屋里睡着觉呢!”

说到最后,小衍居然有些气愤,小脸蛋气鼓鼓的。

鸾歌瞧着他的样子,不由噗嗤一笑,捏捏他的脸蛋道:“你个傻孩子!阿姐知道你是关心阿姐,快别生气啦。”

“我才没生气呢。”小衍嘴里嘟囔,白她一眼,伸手将鸾歌捏着自己脸的爪子扯下来:“阿姐,我不小了,真是的,老这样捏我的脸,要给别人看去了,想我堂堂皇子威严何在?”

没想到他会这么说,鸾歌微微一怔,下一刻却是笑得更厉害了,到最后竟然笑得捂起了肚子。

“阿姐!”

见小衍有了怒意,鸾歌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不过那吃吃的笑声还是传了出来,过了好一会才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