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怎么了?”,胤禟询问。
“九爷,那里好像有人”,常顺指着黑暗中的一处,眼中尽是警惕。
顺着常顺所指的方向去看,只见黑暗处的一颗树下,的确是多了一个黑色的影子,但因为光线的缘故,并不能确定那个影子是否是人。
胤禟和伍延卿努力查看那边,下一秒,那个黑影忽然动了起来,紧接着,一个衣衫残破的老者从那里快步走了过来。
看到老者,江染离、胤禟、伍延卿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什么老者会这么晚出现在这里。
老者来到篱笆旁,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样的情形,令江染离、胤禟、伍延卿大惊失色,忙走上前去。
胤禟听了,有些不解,“那些商家压低价格,百姓们不卖给他们就是了,你怎么却这么为难呢?”。
江染离点头,“是啊,那些人妄想榨取百姓,百姓们不把粮食卖给他们就好了啊”。
伍延卿叹了声气,开口说道,“我这边价格合理,百姓们不把粮食卖给他们,就都到了我这边来,但我一家,实在吸纳不了那么多粮食”。
顿了顿,伍延卿又道,“今天我看着那些苦苦哀求我收下粮食的百姓,心中实在无可奈何,其他商事的人知道我收不了那么多,便因此更压低粮食价格”。
听到这,江染离和胤禟总算明白症结所在了,心中对百姓同情不已。
“等会儿我给阿帆写封信,让他派人前来一同收粮食,正好我们粮店也能用得到”。
事实上,江染离和江帆的粮店没有伍延卿家族的规模大,他们只在整个大清境内有二十来间粮铺,而伍延卿家族的粮铺,则遍布大清所有城镇,足足有数百家。
是以,即使江染离叫来了自家粮铺的人前来收取粮食,对于整个山西的农户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伍延卿也清楚这一点,摆手示意江染离不用写信告知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