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舍利之秘

道事传奇 水桦 2185 字 2024-04-23

僧会要求给他七天时间祈请佛陀舍利。孙权一口答应,并将一只他亲手封了瓶口的铜瓶给僧会以盛放宝物。

僧会对他的随从说:“法之兴废,在此一举。如果这一次不能以至诚求得舍利,今后还有谁会相信呢?”于是师徒沐浴更衣之后,在静室里将铜瓶置茶几上,点上香,虔心礼佛,祈请舍利。

七天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僧会请求再给他七天时间,孙权答应了。

七天过去了,仍然没什么动静。

孙权不高兴了,认为僧会这和尚不老实,哪有磕头能磕出个舍利子来?这岂不是在耍弄我大帝麽。他想要教训教训这个和尚。

僧会请求再给他七天时间。支谦也在一旁帮僧会求情,希望大帝再给他一次机会。孙权看在支谦的面上,勉强答应了,但对凭空祈请舍利这事已不再有什么兴趣。

僧会的心情也很沉重,他对随从说:“中原的孔圣人说过:‘周文王死了以后,周文王创立的文化不是由我而继承下来的吗?’今天,在吴国这个地方,释迦佛的佛法本应通过我来体现的,可我这个笨和尚却不能感应,这一次若再不能求得舍利,也不必让他国的刑律来惩治我,我自己誓以一死了之吧。”遂以必死之心,再度焚香礼请。

到了第七天傍晚,天色渐渐黑了,犹无什么动静,孙权派去看视的吴人不相信到这时还真会出现奇迹,只是为这个和尚的身体和命运担心。再看僧会,因数日不吃不喝不睡,脸色煞白,面容憔悴,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只是强振着精神,口中仍轻声诵经不止。

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建白马寺后,佛法在汉地日渐流传,原先颇受帝王和国民尊崇的道教,不象以前那么吃香了,这引起了一部分道士的不满。

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来自五岳诸山的道士循惯例汇集京城向皇帝请安祝福后,聚在一起互相议论说:天子远求胡人异教,将我渊源流长的道教反而放弃了,现乘各方道长高人齐聚京城,我们应该在皇帝面前跟胡人比试一番,杀杀异教的威风,夺回我往昔的地位。于是,六百九十道士联名上表皇帝。

五岳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诸善信等六百九十人,至于方术无所不能,愿与西僧比较,得辩真伪。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如其有胜,乞除虚妄。

道士的上表,正合汉明帝的心思,他也很想让佛道两家比试一下,看看到底是谁本领高强。明帝就敕令尚书令宋庠筹办此事,定正月十五日,在长乐宫,让白马寺的僧人和道士一决高下。

到了十五这一天,三座坛城,早已在永乐宫前面的广场上搭好,五岳道士带来的道经,堆放在坛城南门,白马寺的佛经和五颗佛陀舍利,置于坛城西门。坛城门口,堆满木柴。一声令下,道士以沉檀香为炬,点燃了木柴,大火顿时将道、佛两家的经书都吞没了。

烟消火灭,太傅张衍亲自检视,只见多种道经皆已化成灰烬,只有老子《道德经》的残片依稀可辩;而佛经上面除蒙上一层烟熏火燎的痕迹,完好无损。来现场助阵的道士们相顾失色,南岳道士费叔才当即自感而死。

太傅张衍对道士们说:“比试结果已出来了,你们的方术不灵,要承认虚妄,看来还是西来的真法威力大啊!”

有的道士仍不服输,对太傅说:“我们尊崇的太上乃是灵宝天尊造化而成,怎能说是虚妄呢?”

太傅说道:“太上有贵德之名,而无言教之称,你今天说有言教,还不是虚妄麽?”

道士知道确实打了败仗,再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只见地上的五颗舍利子,突然放射五彩光彩,腾上空中,旋绕如环,覆盖众人。大伙都看呆了,舍利子的灼灼光芒,耀人眼目,连日光都显得相形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