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下河村

道师爷 红娘子 2331 字 11个月前

当看到角落里时,我的目光不自觉的定了一下。坐在角落里的是一位大爷,看起来六七十岁了,肤色黝黑,满脸的褶子,身上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外套,衣服已经很旧了,袖口位置都起了毛边,但洗的却很干净。

这位大爷独自一桌坐在角落里,桌上放着一盘花生米,一碟回锅肉,他手拿着酒杯,不时的小酌一口,然后夹一筷子菜,慢慢地咀嚼一阵,然后再饮一口小酒。整个人显得悠闲自得,仿佛他这一桌与周围的喧嚣热闹隔绝开来,自成了一方小天地。

“这位大爷好闲适。”我在观察这位大爷的时候,阿八也看到了他,忍不住评论了一句。随即想到了什么,悄悄碰了碰我的胳膊,然后朝那位大爷的方向扬了扬下巴。示意可以向这位大爷问问,或许会有收获。

我朝阿八点点头,示意我明白他的意思。随即又摆了摆手,表示现在还不是时候,先看看再说。

阿八知道我有自己的打算,也就没有再催促。

不多时,我们点的菜上桌了。吃了几口,见阿八还是时不时地往角落里张望,顺着他的目光往那边望了一眼。见老大爷依旧旁若无人地自饮自酌,低声对阿八说道:

“放心了,他一时半会儿不会走的。”

阿八抬起头看我,没说话,但眼中满是询问。

我笑了一下,对他解释道:“你看他桌上的酒瓶没,才下去一个指节长度,你再看他的酒杯,五钱的。这么小酒杯都要分好几口才喝完,喝一口酒,搭一颗花生米,中途还要回味一下。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喝慢酒,一喝就是一下午的。你走了他都还没走呢!”

“原来如此……”

阿八听我这么一说,又忍不住往那边看去,发现那老大爷确实如我所说,五钱的小杯子,喝了那么久还没喝完,桌上的花生米也好像没见少似得,终于相信了我的话。

所谓地方志,其实是一种文献。记载着在某一时期里,某地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情况,然后编撰成的书籍,这就是地方志。

说白了,就是一本历史书,不过这本书里,只记载着这个地方的事情。

关师爷决定去查阅地方志,是有道理的。因为光凭打听的话,最多只能打听到近几十年的事情,远了就不知道了。而大溪村发迹,据说是几百年前的事,这些东西,只能在书籍文献上才能找到。

所以,只能在地方志里去寻找答案。有点儿追根溯源的感觉在里面。关师爷负责百年旧事,而我们负责近代的事情,这样就能够更立体的了解大溪村。

也能借此了解道,那么多孽债血的来源。

好在大溪村这地方名气大,应该在地方志里占了很大的比重,要找到大溪村的事情,应该不太难。

“现在知道我也有事干了吧,而且我的任务比你们更重!所以大家都别抱怨,做好你自己手上的事情就行。”

关师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很是悲愤,好像他自己做了多大的牺牲,到最后我们却没有一个人领情,反而一起指责他。这让他感到万分绝望,甚至怀疑人生。烘托得他就像个正面人物,而我们,就是在背后对他放暗箭的反面人物。

这老神棍……我们都已经懒得跟他计较了,摇摇头,各自去做各自的事。

就把他晾在那儿,就不给他台阶下!

找了个知道本地情况的工人,打听了去下河村的路,我这就带着阿八出了工地。之前说过,这下河村和大溪村是挨在一起的,同饮一条水源,属于下游和上游的关系。所以从工地到下河村并不远。

一路和阿八说说笑笑,走了约莫一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下河村的地界。

一进这下河村,就感觉眼前的景象与大溪村有所不同。虽然最近几年,都在建设新农村,农民们有了更多的赚钱门路,不用只盯着地里的收成过活。但即使是这样,下河村的环境情况,看起来还是要比大溪村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