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过年游戏,就不讲究那么多,干脆让在场年纪最小的那个人来选字定规则。黛玉选了“花”字,春暖花开嘛,落在花上刚好。贾敏搂着女儿道:“咱们大姑娘不止生在花朝节,连选字也要选花。”
黛玉却不管这个,她脆生生地道:“就以花字,且花字要按照位次来说。爹爹先来吗?”
“诶,咱们大姑娘选的,自然是谁选谁先。”
黛玉抱着暖炉,想了想道:“花落知多少。”她选择了孟浩然的春晓,不功不过。
贾敏道:“阿琰接上。”
“是。”贾琰笑道:“我接,五花马、千金裘!”花在第二位,他按着规矩来了。
紧接着贾敏道:“月照花林皆似霰。”花字在第三位,还带上了林字。
最后是林海,“江上被花恼不彻”花在第四位。
这就是玩法,第一轮结束,无人说错认输,正好再来一轮。
从“花庭忽作青芜国”,到“迷花倚石忽已暝”、又到“自言花相似”,“五月榴花照眼明。”越说越冷僻,越说越难寻花字,最后第一个认输的就是贾琰。
他是真没啥天分,早早认输,长辈们不许他多喝,只果酒一杯聊以自罚;第二个认输的才是让人想不到,是林海!探花郎功夫尚在,但是多年来忙于公务,一时不察,被妻子女儿外甥联手判输。贾琰凑在身边大笑,可算是有舅舅陪着他了。
而贾敏、黛玉这对母女,黛玉第二,贾敏拿了本次飞花令的状元。实在是教女儿读书的时候,闲来无事她就会拿起诗词读一读,太精熟了。前科探花林海颇觉不公,状似小声其实大声的表示:以后再也不和她们玩了。
贾琰附议,结果被舅母敲了脑袋,又被小妹子给做了个鬼脸。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飞花令快要结束的时候,贾琰想起了唐朝诗人曹松的这首《除夜》,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罢。
从初一到十五,只要林海出门会客,贾琰就跟着。巡盐御史这个差事有一点好,方方面面都打交道,却总不需要“避讳”,因为他毕竟不是地方主官。比如贾琰考试,林海完全不用避讳什么自己做主考啊、当学政啊,因为外甥考试还担心有人说嘴。
县试二月开考,过完了年,贾敏就打发人开始给贾琰做新衣裳,做出来要让孩子试试,然后洗一遍。下过水的穿着比全新的舒服,看着也不打眼。从这个时候开始就需要注意了,为了避免麻烦,衣服都得是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