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谦而言,臧霸作为泰山贼中最大地一伙儿贼人,对他已经产生了很多麻烦。
如今能不伤和气的把这个麻烦送走,陶谦求之不得。
再说了。有卢植出面,陶谦也不好说什么。在安顿了大批泰山老营的百姓之后,卢植就押运着粮草追赶董俷。
收拢了臧霸地泰山兵,使得董俷的人马一下子激增至八千多人。
而卢植又不愿意回阳,在商讨了一番之后,董俷派臧霸与贺齐二人带领人马保护卢植,往张掖进发。原本,董俷是要臧霸带走所有的泰山兵。可哪知道霸不同意。认为只需一千人就足够了。同时留下了吴敦、尹礼协助董俷,算是回报董俷的信任。
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当你付出了足够的信任时,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于是。一行人再次动身,当抵达孟津地时候。卢植和薰俷洒泪而别,前往张掖。
当然,他途中还要经过扶风,却为董俷游说那名士法衍。
和卢植分别之后,董俷带领七千人马,渡过了孟津,直奔阳。
此时,已经过了十二月,天气变得越发寒冷。
从孟津到阳,一路下来,尽是白茫茫一片,显得格外冷清。
薰俷心中有事,特别是在听说了何进已经开始召集外兵入京的消息时,更心急火燎。
果然如演义里所说的一样,何进要老爹入京了。
只怕这样一来,反而会逼迫的张让等人破釜沉舟一战。来到这个时代,薰俷了解了很多演义中不曾写到的事情。他隐隐觉得,依照着十常侍的性子,不是被逼得急了,不可能做出两败俱伤的行动来。可实在不明白,何进为什么要急于这么做呢?
奇怪归奇怪,董俷在渡过孟津后,就加快了速度。
由于队伍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步军,拖延了行军。董俷一开始还能忍住,可到了后来……
索性调集了包括巨魔士在内的六百骑军,他带着董铁、武安国前期赶往阳。以庞德为主将,吴敦、尹礼、潘璋、凌操为副将,芳为军司马,带领其余人马在后面行进。
就这样,一路急行。
大约在分兵后地第四天晚上,董俷率领兵马赶到了阳城外。
远远的,就看见阳十二门紧闭,路上行人稀少。看起来,好像还没有出问题。
薰俷在阳呆了几年,自然也知道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