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56

我在红楼当天师 约是 3697 字 11个月前

谢嘉树爬上椅子,端坐着看向祖父。

靖安侯见他一本正经的模样,面色逐渐缓和,眼中浮现星星点点的笑意,道:“如今你封了靖安侯世子,就算半个大人了,有些事,我也该交代予你了。”

谢嘉树点点头,等待后续。

靖安侯把手中的盖子放置在一旁,将锦盒推到谢嘉树面前,道:“这是我靖安侯府祖上传下来,叫安魂珏。”

靖安侯府开国老侯爷因救驾之功,封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开国至今已传了四代。

“当年先祖带兵夜奔二百里,化解圣祖飞度山之围,更为了救驾飞身挡了一箭,伤入肺腑,几乎不行了。”靖安侯缓缓说起开国前的往事,“先祖早年游历天下时,曾救过一名老道,得赠此珏,言明有镇抚之力。先祖伤重之时,姑且一试,未料真有奇效,竟是慢慢养好了伤。”

谢嘉树目光下移,就见一枚光素无纹的玉珏正静静躺在锦盒中,玉身质朴,若是普通人,必然看不出它有何特别之处。

但在谢嘉树这种修行之人眼中,这个玉珏的气场却非同寻常。

这是一个作用于灵魂,品相不俗的法器。

“祖父老了,你是世子,今后就要担起靖安侯府的责任。祖父将它交予你,希望它护佑嘉树平安健康长大。”

谢嘉树闻言,眼中精光乍现。他忽然想通了一些原本不甚明白的事情。比如,幕后欲将他处之而后快之人,和害死父亲之人,都展现出了非常人手段,会不会,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这个玉珏。

他的脑中,又缓缓闪现出谢清朗的种种诡异之处。

里应外合,将原主绑出靖安侯府杀害。

能够蒙蔽他的感知,布置鬼打墙困住他。

娶妻丁氏,感情甚笃,却对独子的教养不重视。

一个早逝的未婚妻表姐,一段无处安放的深情。

这个人,真的太叵测了。谢嘉树心中一凛,不由看向眉目慈和的祖父。

靖安侯是标准的古代士大夫,尊重嫡妻,教养子嗣,爱护家人。恐怕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家中竟会发生手足相残之事吧。

……

出了书房,谢嘉树又去内院见了祖母。

靖安侯夫人一见到他,眼中就蓄了泪意,脸上却笑意不减,招手叫他:“嘉树回来了,到祖母这里来。”

待他走过去,祖母就搂住他,问他这些日子可好,在外面习不习惯。

不知是否被她的情绪感染,谢嘉树竟也像久未归家的小孩子一般,鼻子发酸。他暗叹一声,克制住这股情绪,安慰起祖母来。

“嘉树长大了,祖母真高兴。”祖母这才放开他,牵起他的手笑道,“祖母给你做了套新衣裳,来试一试。”

四喜忙端出了一个盘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放着新衣裳,新褂子,新腰带,还有配套的新靴子和发饰。

谢嘉树去了里间,将新衣裳换上了。量身定做的,自然无比贴身舒适。

“喜欢吗?”祖母温柔地问。

谢嘉树点点头,不忘夸赞几句。

他突然开始头疼,在现代时,他身边没有亲近的女性,反倒是穿越了,不仅要哄小的,还要哄老的。

大概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接下来,靖安侯夫人和他说起搬到前院的事。

说起来,谢嘉树不过六岁,住内院是不妨事的。但他现在封了世子,身份发生变化,再住内院就不合适了。

前院的下人早有定数,谢嘉树就只带了东小院红蕊、绿萼等四名二等丫鬟,另外,靖安侯夫人终归不放心,又将身边的四喜也拨给了他。

同时,靖安侯为他挑选了两名小厮,都是家生子,乖巧机灵的模样,谢嘉树为他们取名彩墨和白鹿。

因他再过一月就要入宫伴读,为了提前适应上书房的节奏,祖父为他制定了严格的作息安排。

每日寅时起来,跟着祖父打拳,然后读书到卯时,才能用早膳。上午跟着周先生读书,下午跟着陆先生学习骑马,拉弓。

这对于一个六岁孩童,相当严格了。好在谢嘉树是修行之人,承受力非同一般,并不觉得是负担。

这一天晚上,谢嘉树就在外院的兰亭苑住下了。

不同于内院的重重叠叠,一景一物精致小巧,靖安侯府的外院风格很是疏旷,连风吹来,都是自由的。

兰亭苑有十几间屋子,靖安侯上请封折子时,就与靖安侯夫人通了气,如今自然都收拾妥帖了,所需之物样样俱全,摆设也是精心布置的。

谢嘉树独自坐在屋中,将玉珏拿了出来。

想了想,他拿了条红绳,将玉珏串起,挂在脖子上。

他现在封了世子,又拿了此物,不知谢清朗,是否该着急了,下一步又打算如何?

正思忖着,怀里的传音符突然微微发起热。谢嘉树云淡风轻的脸微微松动,将它拿了出来。

一会儿,果然传来林黛玉软软的声音:“小哥哥?”

“我在。”谢嘉树见黛玉这么快就联系他,不由担忧起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林黛玉的声音更轻了,“就、就试试它灵不灵。”

谢嘉树:“……”

当时,谷满楼觑着陛下面色,心中惶恐不定,不敢亲自去奉茶,就使唤了那名小太监。小太监非常紧张,端茶是他们服侍主子的基本功,自然不可能出错。

但圣上胸中积郁,无错也能瞧出错处来。

小太监被拖出去时,谷满楼的冷汗浸湿了后背,暮春暖洋洋的天气里,硬是冷的打颤。

御书房里,圣元帝快速阅览着宗人府最新的奏折。太子突然暴毙,整个东宫之人皆被拿下,收监候审。

当天的口供已送到圣元帝面前。这些人都是一日几遍地上刑询问,一个问题反复逼问,详细到细节,慎之又慎,确认口供无误才送过来的。

然而审讯至今,太子的死因依然毫无头绪。

太子中午用了午膳,在东宫歇息。到了时辰,贴身内侍去唤他,却始终毫无反应。

内侍渐渐察觉不对,悄悄掀了帐幔一角,就见太子卧于床上,七窍流血,已经断绝生机。

太子身上没有伤口,当日食水皆是验看过的,包括各种熏香、衣物都并未含毒。